第四十八章 羌笛何须怨杨柳(第6/7页)

尉迟镇道:“两位别担心,老将军毕竟年事已高,关外的事务又繁忙,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以后多加调养,必会好转。”

老仆人看向他,道:“你真的是前山西太原的镇守将军尉迟大人?”

尉迟镇道:“惭愧的很,刚被免职,怎么,老丈知道我?”

老仆人道:“自然是知道的,从老爷还是十三岁的时候我就跟着他来到这里,一直伺候到如今,我常常听老爷点评本朝的朝臣将领之类,他常常说起尉迟大人。”

尉迟镇苦笑:“在下不才……”孙锦堂从跟尉迟镇相见开始,就一直不停地或狗血淋头地骂或讥讽,尉迟镇便以为孙锦堂之前必然也没什么好气儿的。

没想到这老仆人摇头道:“不是这样说,尉迟大人是老爷口中为数不多的好官之一,我常常听他夸奖大人,有几次甚至叹息说,若他百年后,这玉关由尉迟大人来守,他也才放心闭眼,所以我才印象深刻。”

尉迟镇心中大为惊讶,但他为人沉稳,因此并不表露十分,倒是无艳,按捺不住叫道:“怎么会这样?他可一直在骂镇哥哥呢!”

那妇人,是将军府的管家娘子,闻言便苦笑道:“小姐有所不知,老爷就是如此,越是喜欢的人,表面上越是极严厉地对待。”

管家娘子说了一句,尉迟镇心中却已然明白:原本孙锦堂对他十分器重,可没想到他丢官罢职,又带着无艳在身侧……对孙锦堂而言自然是大为失望,误以为尉迟镇是个没什么志向游手好闲的堕落之人,当然越发不会给好脸色。

无艳哼道:“他可真奇怪……这样谁会喜欢他呢。”

管家娘子闻言,忙道:“老爷原本不是这样的。”

无艳奇道:“什么?”

管家娘子跟那老仆人对视一眼,道:“老爷原本严厉,却并不是这样不近人情,都是因为……那一年,小姐出了事……”

无艳睁大眼睛:“你们小姐?”

孙锦堂少年时候就在玉关驻守,一心为国,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把荒凉的玉关建成了关内关外最大的要塞,来来往往四面八方的客商渐多,居留之人也有相当规模。

而在孙锦堂而立之年,救了一名从塞外逃难而来的番邦姑娘,那姑娘虽是番人,但生得无比绝色,人又聪慧,跟孙锦堂两人相处之下,互生情愫,当下便成了亲,过了一段不羡鸳鸯不羡仙的神仙日子。

次年,夫人生了一名女娃儿,但因难产之故,竟在生下女孩儿后便撒手人寰。

夫人临去之前叮嘱孙锦堂好生照料孩儿,孙锦堂悲痛之余,将女孩儿取名孙珍,意为“珍惜”之意,从此无微不至,百依百顺,当成掌上明珠来爱护。

孙珍如同小公主一般,无忧无虑地长到十八岁,意外却发生了,孙珍同孙锦堂麾下的一名将领日久生情,两人竟暗通款曲,私定终身。

孙珍想要让那男人向孙锦堂提亲,但那将领却知孙锦堂并不十分属意自己,若知道他跟孙珍之事,不答应不说,恐怕还会震怒,他生怕惹火烧身,便只托词要找个合适时机开口。

谁知纸终究包不住火,孙珍有了身孕,这事情竟给孙锦堂知道,孙锦堂暴怒,将那将领拿下,不由分说,先打了个半死。

孙珍痛不欲生,求孙锦堂放过那人,孙锦堂不肯,那夜,孙珍买通狱卒,偷偷地放走了那男子。

孙锦堂得知消息后赶来,及时将孙珍拦住,他万万没想到孙珍竟自作主张,简直又气又怒。

这时侯,却偏偏又传来那将领投奔了塞外沙匪部落的消息,原来这将领倒也狡狯,知道就算是离开玉关回到关内,孙锦堂必然也饶不了他,而以孙锦堂的能耐,苛令朝廷出手将他缉拿也是易如反掌,因此一不做二不休,竟出关投奔了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