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2/5页)

这就有点吓人了啊,他知道他惠兰姑姑肯定比他高分的,但没想到高到那个程度。

“再过几天你填志愿,第一第二志愿可以填清大京大,第三志愿填……”对完答案之后,黄国崇给他细说填志愿的事,“对了,你想报什么专业。”

“生物。”必须是生物!周双斩钉截铁地回道。

“这个专业不是热门专业,报上去应该没问题,保险起见还是写个服从调剂吧?”

……

果然没过几天,就是填报志愿的日子。

周徽嵐第一到第六个志愿都填了京大,其他的都没填,展现出了强烈的决心。

一直以来,她对京大和清大都是极为倾慕的,那里是华国的最高学府,也是华国孕育顶尖后备人才的摇篮。前世她没有考上,今生有机会,为什么不上?至于父母和实验基地,她再另作安排就是了。

黄国崇没有注意到这一份特殊的志愿报表,他忙着他圈定的二十位考生的志愿填报都还来不及。

填报完志愿的傍晚,姚教授给她打了个电话,确定了她的第一志愿是京城大学之后,就很满意地挂断了电话了。

填报完志愿,接着就是等待分数公布和录取通知的情况了。

和一般考生的煎熬忐忑等待不一样,周徽嵐一如既往地忙碌。

因为轮种的关系,水稻秧苗一种下去,便是其余的田地里所种植的蔬菜的问题了。

而乂军区的代表就是这个时候找到他们的。

“周总,周村长,我们能不能和你们预订一批米粉啊。”

“或者种些辣椒,然后弄些辣椒酱吧,我们付定金,订购还不成吗?”

“不然的话,红薯也可以的,到时收获红薯的时候,制些红薯干,打些红薯粉,都可以的嘛。”

乂军区的代表姿态放得很低,提这么些要求,其实是想让大兴村或者说想让周徽嵐的种植基地覆盖他们所需的粮食品种种类以及数量。

作物多元化的问题她已经在考虑了。

米粉的事好解决,这一季特供稻增产,周氏一族和王氏一族的稻谷被收购了,倒是她手里的这批,她暂时还没出。

她手上的稻谷到了十万斤,目前都晒干了,存进了新建的粮仓里。那粮仓就建在吴氏族地上,紧挨着乂军区的临时驻地。如果要制米粉,有谁比她有更多的原材料的呢?

“你们的意见我们收到了,在接下来的秋耕中会予以考虑的。”

得了这么个肯定的答复,达到目的后,乂军区的代表很干脆就告辞了。意见提了,对方已经说了会予以考虑,还呆着干啥,干涉人家怎么种植吗?没那个必要。他们还是很识趣的。

周徽嵐想到就做,“永正叔,你去统计一下,看看族人和王氏那边都想种些什么,做个调查和登记吧,然后汇报到我这里来。我后续让人看看现有的种子和秧苗,不行的话再紧急培育一批。”

周永正点头,“这事我会办好,除了种植,养殖的事你想过没?周明不是租着先前韩永福家修理好的两张鱼塘来养鱼吗?那些鱼也很受军区的喜爱。周八见此,就想到上游的沙地圈个地来养猪,咱们平时不是种很多菜吗?那些老菜叶子除了喂自家的家禽之外,还有很多浪费的,他见了觉得可惜得很,就萌生了这个想法,你觉得怎么样?”

周徽嵐很满意大家思维的积极扩散,不用她事事安排,“这可以的。”也不必担心污水的问题,养猪场排出的水积在一块,还能拿来肥田肥庄稼。

“你也觉得可行,那我告诉他去!”

周永正走后,集团里的人也各自忙和着自己手头上的事去了,整间办公室里还剩下周徽嵐和孙焘。

孙焘道,“最近岛国集体负责人一直在积极和我们沟通,希望我们不计前嫌,能出售一部分特供稻米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