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6/7页)

叶主任把酒端着,边敬刘安边道:“桐山干部大脑里就两根弦,一根是经济建设,一根就是矿山安全。不容易啊!我们曾经笑话说,在桐山工作的干部,头发都要比别人早白三年。杜书记去年到桐山,还是一头黑发,这不?也花白了。操心哪!”

杜光辉摇摇头。刘安说:“我知道你们下边的苦处。我虽然一直在部队,可是地方上的事,也略知一二。谁都有难处,什么事都有主客观原因。你们的想法我知道了,好吧?咱们喝酒。”

林一达便不再做声,刘安和杜光辉说起同学时候的事,两个人越说越投机,越说越兴奋,竟都喝了不少的酒。林一达看着,眼角渐渐有了笑意。他瞅准了机会,敬刘安的酒,便敬边说:“刘主任这次到桐山来,看得出来是对桐山很很关心罗。何况刘主任又和光辉书记是同学。这事……哈哈,这事……”

叶主任也在一边笑着。刘安放下杯子,朝林一达望了望,说:“刚才可说好不谈工作的。怎么又谈了?桐山这件事,处理是肯定的。事情明摆着嘛。至于怎么处理,处理到什么程度,我们还正在考虑。而且这事最后还得省里领导定。光辉在这儿,事情我都清楚了。大家不说了,喝酒!”

杜光辉心想这刘安对官场上的一整套的的运作也是了然在胸了。有张有弛,张驰得度,不简单哪!

酒席散了后,刘安坚持和杜光辉坐一个车子回城里。路上,刘安问杜光辉:“我是不是醉了?光辉,你看呢?”

杜光辉道:“依我看,你还没醉,一点也没醉。拿捏得到位啊!”

“老同学,你这是骂我了。我怎么拿捏了?下午,省里的程书记专门给我打电话,说到桐山矿难的事。林找了他,我不就顺水推舟了嘛?这事最后还是他们定,我们来调查也只是走走形式。不过事情是要处理的,26个人哪,不处理难以交待。”刘安问杜光辉:“桐山的前三任书记都是因为矿山,出了事,是吧?”

“是的。详细情况我也不清楚。矿山对桐山来说是块宝,可是也烫手啊!这次出事,对大家也是个教训。”杜光辉问刘安这事将来要是处理,大概会是个什么结果。刘安说哪知道,两个一把手当中肯定有人要背着的。当然还在其它的一批干部。光辉你是分管抗洪期间矿山安全的,我也替你担心哪!

杜光辉没有说话,沉默了会,说:“该我负的责任,我负。责任分明,才是最基本的原则嘛。”

刘安也哈哈一笑,说老同学还是当年学校时的性格,较真。可是,如今在官场上,这样的较真怕不太好啊。不过,再怎么说,既然省里让我来调查这事,我还能让老同学背锅?不会的,至少不会背一口多大的锅嘛!

车子将刘安送回宾馆,杜光辉刚回到房间。琚书怀就打电话来了。琚书怀问光辉书记晚上是不是在绿杨山庄?杜光辉一惊,这消息也太快了,才几个小时,就传到琚书怀的耳朵里。他含糊了下,琚书怀道:“我听省里有人说,林一达找了个别领导,想把矿难的责任推给我。这太不像话了吧?光辉书记,你说是吧?如果真这样,我琚书怀也不是软头子,逼人嘛!”第五部 第八十二节

“没有这回事吧?林书记也正在想办法斡旋这事。他不会这么想的。这可能是一些人造出来的,书怀县长哪,还是少听为妙。晚上,大家也没这么说嘛。林书记应该不会……”杜光辉没说完,琚书怀就抢道:“光辉书记,你是有所不知啊。这个,不说了,不说了。刘主任是你的老同学,你的意见很重要啊。很重要!”

杜光辉说:“我没有意见,也不会发表意见。调查组是独立工作,我能说什么?”

“那倒也是。好了,不说了,打扰了。”琚书怀刚放了电话,杜光辉的手机又响了。这回是林一达。林一达问杜光辉,刘安主任对矿难处理是个什么态度?杜光辉说我不知道,也没有问。林一达说这事还真得留心着。这可是关系到桐山的经济发展和干部的大事啊!杜光辉笑笑,林一达又说了几句,便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