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垣残壁里的风景(第3/5页)

有一天,因为冷,也因为害怕,我向他提议我们齐心合力来叫喊一番,那样的话,我们的声音也许会传到外界,使我们这里的境况有点什么小小的变化。当我们要叫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自己已经忘记了应该如何叫喊,我们的声音浮泛而没有力度,根本无法传到外界。这样做的结果只是使我们更害怕,更寒冷。于是我们放弃了尝试。“我们不要特意去努力尝试了,”他说,“请看这面墙,里面的幽深小径就像蛛网一样密布,多少年来,我就知道这件事。还有一件事就是我们一定要假装在这里等‘她’,这就有了滞留的理由了。一切尝试都还要进行下去,但那只是泛泛地叫几声而已,并不十分认真的。为提醒你起见,我再问你一声:你还等她吗?”

“当然,要不然我在这里干什么呢?仅仅为了与这个衰老而刺目的东西终日对视吗?以后也许不会再有人经过此地了。”

“我愿意这样想:有一天,来了一些人,这堵墙和这些碎砖就在他们面前,但他们视而不见,说说笑笑地过去了。我这样想的时候,颇有种自负的味道。我需要这样想。”

“我们仓促地奔往此地时,有一个人注意到了。”

“正是这样,那个人无时不在注意我们的一举一动,所以我们三人一定会在此地相遇的。”

“你认为我们挨得过冬天吗?”

“据说没问题。再说这里并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我看大的起伏不会有,和刚来时相比,只是稍稍冷了一点而已,从太阳的角度来看则是毫无变化。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在我那片沼泽地里,季节是随我的设想变化的。”

我提出要给老女人路过此地规定一个日期,因为“遥遥无期”这几个字总给人一种不吉利的感觉。我将日期定为一个月,他看着我,神思郁闷地点了点头。他现在已经不是我记得的那个将全身涂成深绿的人了,他的胡子长得老长,衣裳破烂不堪。我向他提起往身上涂颜料的往事,他笑了笑,分明早已不把那事放在心上了。

“等不到一个月,你就会忘了你的规定。”他闷声闷气地说,“她太懒,现在可能根本不出门了。她来此地是一个大而又大的决定。我觉得她不一定自己来,而打发一个什么小孩来,那小孩也许跑得极快,又善于随机应变,谁也无法预料他的举动。”

虽然我们每天深夜都蒙上面罩,但每次我们蒙面相对时仍然心悸不已。周围太寂静,太冷了,以至我们相互产生了那种幻觉,似乎对方隐藏着杀机。这种情形每夜都要持续十几分钟。当这种情形持续时,我和他都在寂静中心惊肉跳,我们俩的眼前便出现“遥遥无期”的风景,那风景是无法描述的,模糊不清而又变幻莫测,似乎有一只黑兔在穿墙而过。

一个月的时间快到了,他已经将我的规定忘得干干净净,而我还在每天记下日期。我们俩都清楚:这是一回事。于是我又提出重新规定日期的事,我要将日期规定为一年。

“好。”他干脆地同意了。“我想那小孩也许快来了。她一觉睡醒,便突发奇想打发一个小孩来我们这里,这种事的可能性很大。”

最近一段时候,我们看见的风景变得比较单调了,总是黄色的沙滩向远方的落日延伸这同一幅画面,有时沙滩变成河流,偶尔在上空掠过一只鹰或雁什么的,投下一道阴影。他还是将头钻进墙壁,但很少说起“水泡”这类词汇了。现在他总是抱怨头晕,因为体内空空落落的,所以举手投足全没个定准了,随时可能摔个大跟头。他说:

“我在墙壁里面时也如此,我在那些蛛网般的小径上不停地摔跟头,一停下来,就看见一个人拿着大注射针往我背上扎,说要把我内部的液体抽光。扎针时疼倒不怎么疼,就是过后晕眩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