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处(第4/7页)

  二十多年,人事沧桑,尊贵者尚且身不由己,何况他们这些浮萍一样的人。楚言垂眸叹息,猛然听见常顺压低声音说道:“姑娘是爱自在的人,本不该被拘在这深宫里。顺子的命是姑娘的,姑娘但有差遣,万死不辞。”

  楚言心中一跳,转念间,已笑道:“在宫里有人敬着捧着伺候着,强似在外面,能有什么不自在?”

  常顺唯恐有人来,急着想把要紧话赶紧说了,见她生疑,暗悔造次,四下张望,见左右无人,膝盖一弯,跪下顿首,低声道:“不敢隐瞒姑娘,奴才是八爷的人。”

  “八爷?是八阿哥么?福惠叫你做什么?”

  夫人谨慎,不把事情说明白,无法取信于她,常顺心一横,把与前廉亲王的瓜葛捡要紧的全说了。

  当日十阿哥打他,八阿哥知情后派了亲信的人好生慰问。没过多久,常顺家里出了事。

  他家乡穷乡僻壤,贫家子弟觉得活不下去没出路了,就净身入宫混口饭吃,虽不体面,也是一条活路,运气好的还能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常顺村中祖辈父辈同辈都有不少人做了太监。常顺兄弟六个,不幸父亲病了,母亲死了,上面祖父母体弱残疾,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嗷嗷待哺。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祖父做主,托了同乡,陆陆续续送中间四个男孩净身入宫。老大年纪最长,很快可以娶妻生子,传宗接代。老六出生时算过命,命中带金,舍不得。净身的四兄弟有一个没熬过那苦,高烧死了,剩下三个进了宫,虽说只能跑腿打杂,经常挨打挨骂,好歹能吃饱肚子,小心点总能活下去,间或还能攒点钱接济家中。

  命中带金的老六被送去当学徒,跟着掌柜跑生意的路上遭了土匪。娶进门的大嫂倒是多产,最终死于难产,活下来的儿子只有一个。这孩子好奇心重,贪看热闹,被卷进一桩命案。本该是证人,可犯事的那人家中有门路,到头来人命官司落到了他头上,判了秋后处斩。独根苗一断,常家可就断了香火,更别提那份冤枉。宫里的三兄弟得了消息,急得火烧火燎,人微言轻,只得去求有些势力的同乡帮忙。那案犯却是同乡中一个有势力的太监的侄儿,往日还肯跟他们叙乡情的也不敢帮他们。

  绝望之中,常顺想起了八阿哥的亲信太监。很快,有位大人在案卷中发现疑点,重审案子,常顺的侄儿刀下逃生。常顺的父兄依人指点,举家搬离,避免后患。路上他大哥被一个薄有家产的寡妇看上,一家人在当地落地生根。这一切都是八阿哥在幕后巧妙安排,不但救下他侄儿一命,还给了他一家一条生路,又做得不落痕迹。常顺的父兄侄儿只道突然之间时来运转,吉星高照,宫里的三兄弟却明白就里,从此对八阿哥死心塌地。

  二十多年来,除了偶然让他们探些消息,八爷从来没让他们做什么,直到他进了宗人府,直到传来他的死讯。常家三兄弟刚听说阿其那死于宗人府,另一边却传来八阿哥的命令:打听楚言现状,如果她想出宫,帮她。

  常家三兄弟一直小心谨慎,安分守己,虽未能出人头地,慢慢地也熬到了一点地位。一个在御厨房负责采买,一个在英华殿管事,常顺则做了御花园的总管。因为十阿哥那一打,八爷面上冷淡,从来没人怀疑他们与八阿哥有什么瓜葛。除了他们三兄弟,还有几个受过八阿哥深恩的可靠人手。只苦于楚言总呆在养心殿,偶尔出来走走,也常与皇上一道。养心殿都是皇上的亲信,水泼不进。好容易得了今日这个机会,才与楚言说上话。

  见楚言一味沉默,常顺有些急了:“姑娘,奴才说的句句是实,有半句假话,奴才和常家上下全都不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