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龟贝与鲛岛的斗争(第2/6页)

然而,政府官厅中存在两种拥有同样目的的人,比如毒品取缔官与警察。他们并不会相互合作,而是抱有一种强烈的竞争意识。

竞争的牺牲品,并非公务员。警察与公安调查官都有种强烈的反共意识。因此,有不少人对牺牲左翼活动家的利益不会抱有任何负罪感。

鲛岛担任主任警部的公安三课也想在某个过激派系的左翼团体里发展个间谍。那虽然是个地方城市,但毕竟是县厅所在地[10],人口众多,而且以前曾有许多矿山劳动者在此居住,是左翼活动发展的温床。

鲛岛手下有个叫龟贝的警部补。他虽然只有高中学历,可是工作注:[10]相当于中国的省会。

态度非常热心,而且逮捕率很高,在三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当上了警部补。只是他的性格比较偏右,是警官中权力意识特别强的那一类。他是个积极的反共分子,对右翼活动家甚至抱有同情的态度,县警局高层对他的态度有些忧虑,所以才将龟贝安排在公安部门负责左翼团体的科室中。

刚上任的时候,鲛岛还不太适应当地的行事作风,也不太熟悉部下们的性格与想法。可是日后他也逐渐察觉到了龟贝的危险性。

照理说精英组的警官是很少实际指挥搜查活动的。调任地方县城的经历,其实是他们成为警视之前的一种“参观访问”而已。即使在任职期内部下犯了错误,只要这个错误不是精英组警官直接导致的,周围就会对其同情不已,觉得那是“天灾”,这也不会对他日后的晋升产生太大的影响。

一开始,龟贝对鲛岛还是很尊敬的。可是他作为当地的警官,并不准备向刚调来的新人警部一一汇报自己的搜查活动。

“咱们这儿的东西好吃,酒也好喝。这一年时间里,警部可以好好休息休息,缓解一下应考国家考试的疲劳。”这是鲛岛刚上任时,龟贝对他说的第一句话。

当地警官大多会用这种态度接待调任地方城市的精英组警官。

对地方上的非精英组警官来说,与新人精英组警官接触的时间非常短暂,并不会对自己的将来产生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精英组会采取以下两种态度。

一种是觉得自己是外人,小心行事,不让自己成为当地警方的负担;另一种人就不会有这些顾虑,在任期间会尽力完成自己的职责。鲛岛属于后者。

“谢谢,不过我并不是来这儿休养的。我准备从今天起开始完成自己的职责。想必能从大家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这种态度明显招致了龟贝的反感。鲛岛立刻要求有空的课员把正在调查的案件资料整理给他过目,并要求相关人员作出补充说明。

日后,鲛岛听说龟贝暗地里说自己是个“乳臭未干的狂妄优等生”。对此,他并不吃惊。

龟贝特别想在过激派系的左翼团体里发展一个间谍。

——我总有一天要灭了那群家伙。这是龟贝的口头禅。

的确,那个团体在几年前爆发内讧,导致有人死伤。县警署公安部也一直监视着这个团体的动向。

龟贝听说,当地公安调查局的公安调查官正尝试着和团体中的某个成员进行接触。

那个成员名叫渕井,是个二十三岁的补习班老师。他的活动资历尚浅。只是因为有个同事是团体里的成员,就跟着参加起了团体的会议。

盯上渕井的是个叫兼仓的老牌公安调查官。兼仓查到渕井参加了一个海滨垂钓俱乐部,于是自己也加了进去,开始接近渕井。兼仓与渕井的关系越来越好,还不时一起出去钓鱼,被海上保安官撞见了。

这位保安官是龟贝的熟人,龟贝这才察觉到了兼仓发展间谍的意图。

当时,渕井的资历还不够深,并不了解所属团体的活动计划。因此兼仓很容易就接触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