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章(第2/5页)

"嘿!大概白花了不少钱吧,咱们这儿偏相信他们嘛(指迷信外国医生.),"黑脸挖苦道.

"千真万确!"坐在旁边的一位先生插嘴道.他衣着寒酸,看上去像个在衙门里混久了,就知道"等因奉此"的小官吏,年龄四十上下,体格健壮,红鼻子,满脸粉刺,"千真万确,俄国的金银财宝就这么让他们白白搂去了!""噢,在我这件事上,你们可说错了,"这位在瑞士就医的病人,用低低的.息事宁人的声音说道,"当然,我无意争辩,因为我并不了解全部情况.可是我那位大夫却倾其所有,资助我回国,而且在国外,差不多有两年,我是靠他养活的.""怎么,没人替您付钱?"黑脸问.

"是的,我在那里本来是靠帕夫利谢夫先生抚养的,可是他两年前死了;后来我写信给这里的叶潘钦将军夫人,她是我的一门远亲,但是没有收到回信.所以我只好就这样来了.""您来了,想上哪儿呢?""您是说我住在哪里吗?......我也不知道,真的,......真这样......""还没拿定主意?"那两位听他说话的人又哈哈大笑起来.

"您最要紧的东西大概都在这小包里了吧?"黑脸问.

"我敢打赌,一定是这样,"那位红鼻子小官吏带着一副志得意满的神情插嘴道,"除此以外,行李车里肯定没有您托运的行李,虽然我不能不指出:君子固穷,但是,贫非罪也."原来,这也给他说对了:浅发男子立刻非常痛快地承认了这点.

"您这小包毕竟还是有点儿意义的,"他们俩笑了个够(有意思的是,笑到后来,这小包的主人,瞧着他们那模样,自己也笑了起来,这就使他们益发乐不可支),这时,这位小官吏继续说道:"虽然我可以打赌,里面肯定不会有一包包外国金币,即不会有拿破仑金币(法国金币.),也不会有腓特烈金币(德国金币.),甚至于也不会有荷兰黑头(一种价值三卢布的俄国金币,因其外形颇似过去在彼得堡铸造的荷兰金币,故名.),只要看您外国皮鞋上蒙着的那双鞋罩,就可以得出上述结论......话又说回来......如果给您那小包再添上,比如说,像叶潘钦将军夫人这样一门您所谓的亲戚,那这小包就意义别具了,当然,这是我们假定叶潘钦将军夫人的确是您的亲戚,您没有因为想入非非而弄错的话......有时候,一个人,嗯......由于想象力太丰富,难免,难免要犯这样的毛病.""噢,您又猜对了,"浅发男子接口道,"我确实差点弄错了,也就是说,几乎不是亲戚,甚至于他们不给我回信,说实话,我也一点不惊奇.我早料到会这样.""您预付的邮寄保险费(旧时欧洲,寄信或邮件,须预付保险费,才能保证送达,相当于现在的挂号或保价挂号.)"算白费了.嗯......至少,您这人还算老实,待人也还诚恳,品行可嘉嘛!嗯......至于叶潘钦将军,我们倒是认识的,我们所以认识他,说穿了,无非因为此公大名鼎鼎,无人不知;至于说那位曾经供给您在瑞士生活的已故的帕夫利谢夫先生,那也是一位尽人皆知的人物,如果他就是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帕夫利谢夫的话,因为帕夫利谢夫家有两位堂兄弟.另一位至今还住在克里米亚,至于那位已故的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倒是一位可敬的人,与显贵们过从甚密,当年拥有四千名农奴......""完全正确,他正是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帕夫利谢夫,"那位年轻人答道,说罢便把这位万事通先生仔仔细细地.好奇地打量了一番.

有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类万事通先生,而在某个社会阶层,这类人甚至屡见不鲜.他们消息灵通,无所不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骚动不已,万事都爱刨根问底,不可遏止地全部用在这个方面,当代思想家也许余说,这无非因为他们缺少更重要的人生情趣和人生观的缘故.至于所谓"无所不知",也无非限于某个相当有限的领域:某人在何处供职,与谁相识,他有多少财产,在何地当过省长,娶谁为妻,妻子带来多少陪嫁,谁是他的姑表兄弟,谁是他的远房亲戚,等等,等等,也无非是这类事罢了.这类万事通大半衣履不整,捉襟见肘,每月拿十七卢布俸禄.他们对之知根知底的那些人,当然想不出他们这样做到底出于何种动机,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却以有这样的知识(等于一门大学问)而感到莫大欣慰,提高了他们的自尊心,甚至达到一种高度的精神满足.而且这门学问很有吸引力.我见过一些文人学士.骚人墨客和一些政治活动家们,他们在这门学问里寻觅而且居然寻到了高度的恬适和崇高的目标,甚至完全靠了有这点本领而飞黄腾达.在整个这场谈话过程中,黑脸男子时而打哈欠,时而毫无目的地向窗外张望,迫不及待地等候旅程终了.他似乎有点心不在焉,甚至魂不守舍,几乎是惊恐不安,以致神态显得很怪:有时候似听非听,似看非看,一个劲傻笑,有时候他自己也不知道,不明白他在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