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3/4页)

“是长安郡主”小太监跪地解释,“长安郡主得知三王爷的死讯,哭哭啼啼跑来求陛下做主。”

卫瞻烦躁地问“她不知道父皇身体抱恙”

小太监不敢答声。

满朝文武都知道的事情,长安郡主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卫瞻暴躁地想要踹开脚边碍眼的矮凳,想起父皇在内殿歇着,努力克制了一下。他阴沉开口“将她赶出宫去”

“是是”小太监赶忙起身出去。没多久,外面的喧闹声消失了。

太医劝“大殿下,陛下所服毒量并不重,需要日后慢慢排毒。今夜不会有事。殿下还是回去休息吧,莫要伤身。”

卫瞻望了一眼内殿的方向,这才离开。

卫瞻前脚刚走,一道黑衣人悄无声息地潜进内殿。

“陛下。”

皇帝躺靠在床头,手里翻看着一份名录。正是今日周自仪提交上来的名单。

“说。”皇帝目光甚至没离开手中的名录。

“启禀陛下,当年极为受皇后娘娘看重的那个侍卫已经死了。”

“确定是真的死了”皇帝又是一阵咳嗽,才继续说,“怎么,死的”

“属下亲自开棺证实,并非假死。至于死因,属下查到当年的宫女,证实当日那个侍卫没有照料好皇后娘娘的爱马,使得那匹西域良驹病死,皇后娘娘也差点跌马受伤,所以娘娘下令将那个侍卫乱棒打死。”

皇帝皱眉。

他对那匹西域良驹有点印象,哪儿来的,怎么没的,却都没什么印象了。毕竟那几年北衍百废待兴,他整日忙碌朝政。

皇帝挥了挥手,令黑衣人下去。

他十分费解。

皇帝原以为皇后是为了帮助三王爷篡位,可是三王爷被她杀了。

皇帝亦猜过皇后是为了纪家,为了她的父兄谋权。可是在这份周自仪递上来的名单中,写了好几位纪家人。这几位大臣在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皇帝对纪家人的了解,似乎也不像有着那么大野心的逆臣。

如此只剩下最后一个猜测。他年长皇后十九岁,迎娶她时,她不过是十五岁的蓓蕾年纪。皇帝只好猜测她当初嫁得心不甘情不愿,甚至心有所属,筹谋多年为了报复他和纪家,为了和她爱的郎君团聚。可是她居然杀了卫瞭的生父。扶植卫瞭与情郎团聚的猜测,便也不成立了。

“你究竟想做什么”

一片寂静中,皇帝愁眉自语。

半晌,皇帝沧桑的目光中闪烁起亮光。手中的名录跌落,他惊得失措。

这是自他二十年前起兵复国后,多年不曾再有过的震惊、不淡定。

他的眼前浮现多年前,立后之日,第一次见到皇后的场景。不过十五的年纪,一身正红凤服款款走来,曳地的裙角吻过百砖,她美艳的容貌中没有半分小女儿的羞怯。

画面一转,已是他们婚后。时日太久,他已经不记得当时自己说了什么,只记得她那日不甘的目光。

“只因我是女子”

那是他记忆中,向来从容优雅的皇后唯一一次失态。

“原来原来是这样孤的皇后啊哈哈哈”皇帝拍榻大笑。

皇帝终于理清了心中疑惑,那边在回东宫路上的卫瞻却心情阴翳暴躁。

明明还没到寒冬,他却觉得刺骨的寒。

谁都知道皇家薄情的道理,可事到如今,他还是觉得遍体生寒。红砖绿瓦金碧辉煌之内,不知掩藏了多少肮脏和冷血。他生于皇家,注定今生离不了夺权。他不由又去想,日后他终身困在这红墙绿瓦之内,是否有朝一日也会日渐冷漠,甚至冷血。

权利当真可以让人变得不择手段变得人不像人究竟是因为他太容易得到而不齿,还是因为别人错了

每当他情绪阴沉时,体内的阴阳咒便会悄悄运转,使他变得更为暴躁。回到东宫,他远远看见书房里的灯是燃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