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晚上11:00~次日凌晨1:30(美国中部时间) 9(第3/11页)

飞机微微晃了一下,格温的一只手在弗恩·德莫雷斯特的肩头轻轻蹭了一下。他能感觉到格温就近在咫尺,鼻尖传来一股熟悉的淡淡的香水味。他朝旁边看了一眼,昏暗的光线下,刚好看到格温的侧影。她读那条消息时,表情变得十分严肃,但并没有惊慌失措。这让他想起,今晚早些时候,自己多么喜欢眼前这位姑娘——她个性坚强,举手投足间却又充满了女人味。刹那间,他想起格温今晚跟他说了两次,她爱他。那时,他就在想:自己有没有真的爱过谁呢?驾驭个人感情的缰绳一旦拉得紧紧的,永远都无法得到明确的答案。但是,此时此刻,直觉告诉他,他对格温的感觉跟他所理解的爱情十分接近。

格温把那条信息又读了一遍,这次读得慢了一些。

有那么一瞬间,他感到十分恼火,因为他和格温去那不勒斯的计划因为这一突发情况不得不向后延迟。随后,他立刻反省自己。眼下应该把工作放在首位,况且目前也只是延迟而已,回到林肯国际之后也许要等24个小时才能再次出发,但最终总会去的。他没想到那个炸弹威胁也许不会很快排除,也没想到这个危机不会像大多数危机一样顺利解决。

德莫雷斯特身旁的安森·哈里斯正驾驶飞机慢慢转弯,尽量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从飞行员面前的针球仪来看,他这个弯转得非常完美,操作精准。针球仪是飞行仪表中的老古董了,林德伯格当年驾驶“圣路易斯精神”号单引擎飞机连续飞行穿越大西洋的时候用的就是这种,更早之前的老飞机用的也是这种针球仪,现代的喷气式飞机依然用它来指示转弯方向和侧滑程度。安森·哈里斯驾驶飞机转弯时,针球仪的指针微微倾斜,小球却停在中间一动不动。只能从罗盘和陀螺仪的读数变化上看出2号航班正在180度转弯返航。哈里斯刚才就说,乘客不会注意到飞机返航,他说得没错——除非有人此时正透过窗户向外张望,而且刚好对东西向航路与月亮星辰的位置关系非常熟悉,否则根本察觉不到。被乘客察觉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他们只能赌一把了。好在地面的景色被云层遮住了,没有人能看到并认出下面的城市。眼下,哈里斯开始降低高度,飞机机头微微降低,油门杆拉回最低进油量,这样发动机的声音变化就不会太大,和正常飞行时几乎别无二致。哈里斯此时正全神贯注,根本没工夫注意格温和德莫雷斯特在干什么。他的操作精准无误,堪比教科书上的范例。

格温把消息簿递回去。

“我想让你回去,”德莫雷斯特指挥她道,“找到这个人坐的位置。看看有没有那个包,能不能找个合适的机会把包从他身边拿走。你也明白,我们三个谁也没法到客舱去,至少现在不行,怕惊动了他。”

“嗯,”格温说,“我明白,但我也不用去了。”

“为什么?”

她平静地说:“我已经知道他在哪儿了,14排A座。”

弗恩·德莫雷斯特认真地盯着她说:“不用我说你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你要是有什么拿不准的,可以回客舱确认一下。”

“我敢肯定。”

格温解释说,大约半个小时之前,她给头等舱送完了晚餐,就走到机尾的经济舱去帮忙。有个坐在左边靠窗位置的乘客一直在打盹儿。格温刚一开口,他立马就醒了。那个人膝盖上护着一个小公文包,格温建议他暂时把包放下,或者让她替他拿着,方便他吃饭。但他拒绝了,依然把包放在膝头。格温发现他一直紧紧抓着那个包,好像特别重要。后来,他也没有把前座后背的折叠桌放下来,而是就着膝盖上那个包把托盘放了上去,吃起饭来。格温对乘客的各种怪癖早就习惯了,当时并没有多想,不过这个人她记得很清楚。消息里的描述跟他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