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乡村天王(195)(第3/5页)

一个通宵没有睡觉,刚刚才在员工休息室冲了个澡,熊开新下巴突出胡茬,精神亢奋。

谢茂慢悠悠地泡着茶,偶尔给熊开新让一杯,听完所有方案之后,说:“都有可取之处。熊制片策划做得很用心,圈内也是交游广阔嘛。”

熊开新见过谢茂带来的分镜头剧本,所以他摸得准谢茂的脉,知道谢茂喜欢哪种风格。

《岳云传》的分镜头剧本都做好了,若要照着这个本子拍,可以发挥的余地就变得很小。换句话说,熊开新犯错踩雷的机会也变得很小。

他是制片人,又不是负责拍摄的导演,策划案嘛,不都是老板怎么喜欢就怎么来吗?

和胡导打架闹得分道扬镳时,熊开新也隐隐有些担心。老板后台太大了,惹了别的老板,顶多被炒鱿鱼,惹到老板这种顶级二代,一个不小心可能就进去了。现在能被无罪释放并委以重任,熊开新依然能在公司内呼风唤雨,顿时就把半辈子的才华都用在了巴结老板身上。

谢茂喝着茶夸奖他一句,他就像是考了一百分等待家长阅卷的孩子,打了鸡血似的兴奋。

“谢总过奖了。分内事嘛。”他站在谢茂的茶桌边,恭敬地端起谢茂刚给他添的茶。

“用甲案。”谢茂选定了方案。

“诶,好。各方面都已经初步联系过了,我马上让底下进入谈判阶段,条件合适先签合同。”熊开新把一小杯茶一口饮尽,连忙放下,做出“我马上就奉命去干活”的殷勤姿态。

“导演那边不必去谈了。”谢茂说。

熊开新什么都好,就是脑补了一个“老板想当明星”的蠢想法,且完全没有和谢茂进行沟通。

他的各个策划案中,把意向邀请的导演拟了七八个——

导演和别的工作人员不同,常在圈内混的剧组人员好说,熊开新怎么都能协调过来,麻烦的就是导演。没作品的导演,熊开新也不敢给谢茂看,这出了作品的导演就不是那么好签的了,你得拿着剧本和合同去敲门,面子不大顶用——至少熊开新目前的面子还不大顶用——得看本子和票子。

至于熊开新各个策划案中空缺的那一项,则是意向邀请的男主角扮演者。

他很自作主张地把男主角留给谢茂了。

熊开新客气地问:“是。谢总有属意的人选了吗?我马上通知下面准备合同。”

“嗯,不着急。你先把其他的人员敲定下来。”谢茂说。

“不是,谢总,这事儿您可能不知道。这大导演都有属于自己的团队,剧组里带谁不带谁,咱们得和他商量着来。导演是将,剧组是兵,将不知兵这不是乱套了吗?”

熊开新知道谢茂是新入行,但凡萌新都喜欢听业内讲内幕传统,他很客气地带着笑向谢茂科普:“这娱乐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波人,说不得从前就有点什么爱恨情仇。要是谈了两边不对付,重新谈人倒是简单了,就怕进了组互相埋雷,咱们吃亏。”

说来说去,他作为项目制片人,必须要知道谢茂想签下的导演是谁,否则是真的怕跳坑。

“放心,没有的事。”谢茂说。

将最后一泡茶喝完,谢茂抬头时,发现熊开新还赔笑等着,非要等个答案。

不管怎么说,熊开新拍马屁归拍马屁,对项目是极其看重的。他拎得清自己的位置。作为一个制片人,最重要的就是执行项目的能力。项目做不好,他在第二电影的地位就不可能稳固,他抢夺的一切也都是空中楼阁,随时倒塌。

谢茂尊重他的业务能力,指了指自己:“我来导。”

熊开新显然也修过表情管理课程,嘴角一撇就化作了一抹真诚的笑意:“啊,真是太让人意外了。导演是个辛苦活儿呀,谢总能者多劳,有您在剧组做定海神针,咱们底下人也松一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