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好像她是他的姐姐(第5/5页)

“你觉得不觉得,尼娜,约珥和尤里也有过一手?”

魔力被解除了。尼娜果决地从他的怀抱中挣脱出来,抓起眼镜,把台布裹在身上,呼啦一声又点上一支内尔森牌香烟,说:

“你没有哪一次能将嘴巴连续闭上五分钟,告诉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然后,他问她到底喜欢星期五报纸上他那篇文章的什么地方。

尼娜说:

“等一下。”

他听到啪的一声门响。过了一会儿就传来浴缸冲水时哗哗的响声。他在自己的衣服堆里捣腾着,摸遍所有的口袋找他的胃灼热药片。他自嘲地重复着特德的话:

“你看上去有点虚弱。”

又学着约珥的话说:

“你真是一头蠢驴。”

二十分钟后,当擦洗得干干净净、浑身散发着香气的尼娜身着一件棕色浴衣从浴室里走出来急于化妆时,她发现丈夫的衣服七零八落地散放在地板上,炉子里的火快要灭了,尤里在葡萄牙购买的那双毛皮拖鞋像两个死猫崽一样躺在门口。费玛消失了。她发现,他喝完了杯里的威士忌,但忘了带走那本关于莱博维茨的书,还落下一只袜子挂在火炉旁的椅背上。火苗用它最后的一丝力量忽闪了一会儿,灭了。尼娜把衣服和拖鞋拾起来,把酒杯、汤碗和那只袜子捡起来,又把小地毯的一角拉平了。她那美丽的中国女孩般纤细、匀称的手指摸索出一支香烟。她透过泪眼微笑起来。

【注释】

[1] 即耶沙亚胡·莱博维茨(1903——1993),化学、医学和哲学教授。呼吁政教分离。在犹太教、犹太人和以色列国等问题上撰有大量文笔犀利的著作。

[2] 俄国诗人普希金同名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具有先进观点和敏锐观察力的才华横溢的青年,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但他生活态度冷漠,意志薄弱,消极逃避斗争,不能把任何有意义的事情坚持到底;作为贵族,他不愿同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愿和普通大众融为一体,成了社会的“多余人”。

[3] 安东尼·奎恩(1915——2001),电影演员。具墨西哥和爱尔兰血统,由于相貌奇特,常扮演莽汉、歹徒、印第安人之类的配角,曾两次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4] 阿巴·埃班(1915——2002),以色列外交家、政治家和史学家。以色列首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和驻美大使(1948——1959)。1959年回国,当选议会议员。1966年,在艾希科尔内阁中任副总理和外交部长。一生酷爱学术研究,从政期间一直兼任魏兹曼研究院院长,并坚持史学研究和写作。因在外交和史学研究上的辉煌成就,他被誉为“以色列的声音”。

[5]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法国小说家、戏剧家、评论家,代表作有小说《局外人》和《鼠疫》、剧本《卡利古拉》、哲学随笔《反抗的人》等,获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

[6] 劳莱即斯坦·劳莱(1890——1965),哈代即奥利弗·哈代(1892——1957),他们为第一对杰出的好莱坞滑稽影星,体形一瘦一胖,1926年开始搭档演出,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共拍有二百多部滑稽影片。在一些极为荒谬的剧情中,配角劳莱总是扮演到处闯祸的傻瓜,而哈代总装出自以为是但对劳莱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7] 即诺姆·乔姆斯基(1928——),美国语言学家,转换语法或生成语法的奠基人之一。

[8] 维加(1562——1635),西班牙剧作家、诗人和小说家,确立了西班牙民族戏剧的艺术形式,创作剧本一千八百部,存世近五百部,还著有长诗《安赫卡利的美丽》、长篇小说《阿卡迪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