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1963~1975年 10(第7/7页)

船顺流而下,他们默默无语,马丁狠狠地撑着船,那股狠劲儿在来的过程中可没有。西莉亚心里很烦,思虑自己是否做过头了。船坞在望时,马丁收起了船篙,让船顺水漂过去,他严肃地看着西莉亚。

“我不知道该怎么答复你。我只知道你让我动摇了,”马丁对她说,“不过,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傍晚初临时,马丁驱车将西莉亚送到剑桥火车站,他们拘谨地道了别,双方都不大自然。西莉亚返回伦敦时乘的是一趟叫人难熬的短途慢车,几乎每站必停,等她到达伦敦终点站时已过了晚上11点半。列车停在国王十字车站。她乘上出租车,回到伯克利饭店时已近午夜了。在旅途的大部分时间中,西莉亚都在回顾一天的经历,尤其是她自己的言行。最使她震动的是马丁那尖刻的指责:你非常冷酷,对吗?她冷酷吗?她对照了一下自己的思想,西莉亚承认自己或许是的。接着她又纠正自己:并不是“或许”,应该是“肯定”。

她又思忖,有点儿冷酷难道不是必要的吗?尤其对一个女性说来,对像她这样已做出成绩的女性,像她这样已取得现有地位的女性,难道不是必要的吗?当然,当然是必要的。

她提醒自己,冷酷无情并不是不诚实——或者说不应该被当作不诚实。事实上,做生意就得强硬,要做出令人不愉快的艰难决定,为最重要的目标奋斗,不能太多考虑其他人的忧虑。同样重要的是:如果她将来承担的责任更大,她还要比以前更强硬,甚至是更冷酷无情。

那么,既然冷酷无情是生意人的现实状态,为什么马丁的评语却让她如此烦恼呢?可能是因为她喜欢并且尊重他,所以希望他能和自己持有同样的看法。可是,他有吗?西莉亚想了一会儿,根据他们今天下午把话讲明的情况来看,她断定他跟她的看法显然不一样。

不过,马丁对她的看法真有那么重要吗?回答是:不!有一个原因是:马丁身上还有点儿孩子气,尽管他已经32岁。西莉亚曾听别人这样说做研究的科学家:“他们在专业领域上花了太多时间,没有多少时间做别的事,所以在某些方面他们永远是一个孩子。”确实,在马丁身上,这种看法有其正确性。西莉亚知道,比起马丁,她是一个更加现实的人。

那么,到底什么是重要的呢?不是马丁个人的感受,也不是西莉亚的感受,而是今天得到的结果。

是吗?回答是:是。

但是对于结果——西莉亚在心里叹了口气——她并不乐观。事实上,用山姆的话来说,她几乎肯定自己已经“做了一件蠢事,结局已定”。她越想越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不满,回忆起白天的事她也越发感到灰心。回到饭店时,这种情绪还笼罩着她。

在伯克利饭店的大厅,一名穿着制服的门房跟她打招呼说:“晚上好,乔丹太太。今天过得还好吧?”

“还好,谢谢你。”她心里嘀咕着:只有一部分时间过得好。

门房转身给西莉亚拿房间钥匙,还交给西莉亚好几张便条。她收下了,准备带回房间看。

她刚要走开,忽然听见门房说:“噢,对了,乔丹太太。这是几分钟前收到的。一位先生打来电话,我把话记了下来。内容有点儿让人搞不懂,但是他说你能看懂。”

西莉亚感到很疲惫,也不感兴趣,随意扫了一眼纸条。然后,她的目光就凝滞住了。

纸条上写着:

一切事物都需要好的时机,包括美国人鲁莽的礼物。谢谢你,我接受。

——马丁

突然,清静的伯克利饭店门廊里,回响起西莉亚响亮刺耳的叫喊。这不同寻常的喊声,惹得门房都皱起了眉头。

“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