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孤独(第2/13页)

面对谜一般的两重密室,我们始终彷徨徘徊,至今查找不出凶手为何制造密室的理由。

正在这时候,池袋地铁车站到了。那须警长准备在站上换乘西武线,在人流的推动下渡过横跨立交桥。这一回的电车上,终于有了座位。

随着电车徐徐启动,刚才中断的思路又活跃起来。

“为什么要制造密室?其中必有难以言喻的理由。只要找出理由,密室之谜也就不攻自破。”

那须警长回忆起曾经读过的《密室集》。

密室诡计,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天花板、墙、或者地板上,有秘密通道;第二、门上和锁上实施机械性的机关,从门外侧挂上锁的内保险;第三、利用心理上的错觉,或者在室外使用凶器;或者在行凶时,制造凶手或被害人不在室内的假相等等。

除上述以外,一、二、三等三种类型的密室,常常混合错开使用。

“就本案来说,第一种类型的密室应该排除;第二种类型的密室作过种种实验,可能性不大;剩下的,是第三种类型的密室。那么,所谓心理上的错觉究竟是指什么错觉呢?按理说,应该没有产生错觉。经过地毯式的严密搜索,没有发现任何破绽。这,难道是错觉吗?”

思索停滞不前……猛然间,哈欠一个接着一个,全身感到疲软。思考戛然中断,似乎是一种疲劳的信号。电车开始减速,驶入那须警长回家的最后一个车站。以往,电车驶入站台时,车厢里几乎空空荡荡的。今天,车厢里一直处于饱和状态。快要到站了,拥挤情况与始发时没有多大变化。

他深深体会到,大都市的膨胀,给交通带来拥挤不堪的景观。

2

草场警官的调查,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大竹美和,不是大竹义明的亲生女儿!他俩的真实关系,是养父与养女。

小室安彦在保险合同上的领取人栏里,为什么要写大竹美和?为查明事实真相,草场警官在美和的住宅周边神出鬼没地展开了仔细调查。在当地派出所的户籍档案里,草场警官突然发现这样一段记载,从而了解了大竹美和的身世。

大竹美和的亲生父母亲,于十几年前因所乘客机失事而遇难。其父亲家永谷之,是当时涌现的小说作家新秀。

昭和四十X年三月,为出席巴黎举行的世界文学作家会议,家永谷之携带妻子女儿一同前往。他们乘坐的,是全日航461航班白峰号喷气式客机。该航班经由北冰洋上空,飞往英国伦敦,在途经阿拉斯加上空时,该机发生重大故障而紧急迫降。当时,家永谷之夫妇俩遇难身亡,机上九十一名旅客和机组人员中间,仅十名幸免于难,其中有大竹美和。

当时,家永谷之以其卓越的文学天才一跃为新锐作家,正是观察社会、大显身手的时候。如果他活着,一定会写出许多深受大众欢迎的小说。根据其尖锐的洞察力和富有想像力的聪颖,将来必成大器,必将成为一个优秀的大作家。可惜的是,由于飞机失事、飞来横祸而英年早逝。

当时,草场警官还在中学读书,拜读过家永撰写的好几本小说,十分崇拜。

“哦,大竹美和的生父,原来是家永谷之?”

脸上不太流露感情的那须警长,居然瞪大眼睛,半晌没有说话。据说,那须警长本人也曾是家永谷之作品的崇拜者。

作为一个文学青年,那须警长拥有过家永作品的影响和激励,曾有过一时冲动,立志将来当家永那样的小说家。草场警官一边望着那须警长,一边好奇地想像那须警长年轻时的情景。那张毫无表情的脸,竟也有过对文学的憧憬。不知道他当时是以什么样的表情,阅读家永作品的?

草场警官真希望时间倒转,再回到那须警长的年轻时代,亲眼目睹他当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