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故事缘起(第3/20页)

“酒廊也有高、低级之分哦!和那些前身是咖啡厅且生意清淡的酒廊来比,‘花酒廊’可是鼎鼎有名的。

它的地点也选得不错,就在尾张町的转角附近。

据说老板买下一栋发生过大火的大楼,将它的一楼整修之后开始营业,不过那也是因为刚刚战后不久,才有可能这样大肆铺张,要是现在啊……被建筑法一限制,绝不可能有那样规模的。

“花酒廊”占地非常宽敞,内部的装演也十分讲究,让人完全感觉不出战败国的萧条气氛。

唉!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心态,才会战败……啊哈。哈、哈……我随口说说的,可没有说教的意思。

总之,‘花酒廊’在东京银座可以算是数一数二的酒家,他们邀请的乐队、艺人都堪称一流水准。

相对的,酒廊内的消费价格也非常昂贵,简直就像是坑人的黑店。话又说回来,老板投下一大笔资金,自然希望能赚大钱,所以消费昂贵也是理所当然的。

一般说来,像我们这种人是不可能会到那种地方去挥霍的,况且在酒廊出入的大都是做黑市买卖的三教九流之辈,不是正人君子该去的场所。“

仙石直记嘴巴虽然这么说,他自己却好像经常在那里流连忘返。

根据当时新闻的追踪报导,“花酒廊杀人事件”案发当天好像是十月三日,那时候有一个大约二十岁左右的女人来到这家酒廊,她长得相当标致……这是目击者共同的证词。

再加上那个女人的穿着打扮相当高贵,能有那种妆扮的应该是新贵阶级,因此当时在酒廊内工作的女服务生一看到她,纷纷投以羡慕的眼光。

问题是,当时有那么多人都注意到她了,但是后来发生命案时,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确实描述她身上穿的服装。

有人说她穿的是黑色毛皮外套,有人却说是粉红色的,再多问几个也是没有结论,光是针对那个女人的穿着这一点,就已经意见百出。

不但如此,在容貌上,大家也都只能肯定地说出那个女人是个美女,但长得如何陕亮,气质又是如何高尚,也是众说纷云。

有人说她是具现代感的时髦丽人,也有人说她是瓜子脸的古典美人,说到化妆呢……有人说她当时化着浓妆,但也有人说她只是略施薄粉……

唉!这只能说世人都以自己的观点来看待事情,实在不足采信。结果那个女人到底长得什么模样,警方很本没有办法得到一个具体的结论。

案发当时有三个人陪在那个女人身边,事后,警察也对他们进行严密的侦讯,但是他们的证词十分模糊、不确定。

原因是这三个人都是年轻的学生,可能因为当时已经喝得酩酊大醉,所以根本没有特别留意那个女人的服装、外貌特征。

那三个年轻人的说法是这样的:

“我们本来在‘郁金香酒吧’喝酒,不久,那个女人进来了……

一开始,那个女人自己一个人坐在角落喝酒,后来不知道是谁先起哄说要不要一起喝酒,总之,我们后来就跟她同桌喝了起来。

那个女人的酒量很好,不论是什么烈酒都一样大口大口地下肚,当大家都喝得有点醺醺然的时候,那个女人突然说想要再去一个更好玩的地方,所以我们就带着她到‘花酒廊’。

对了,那时候全部的帐都是那个女人付的,不光是我们一起喝的帐单,就连我们三个之前喝的帐,她也全部帮我们付清了。由此可见,她应该很有钱才对。

说到这儿,当时负责侦办的警察回反覆询问:提议去‘花酒廊’的是你们三人还是那个女的?

其实是我们提议带她到‘花酒廊’的,虽然那个女人说要去更好玩的地方,不过她似乎不知道有‘花酒廊’这个地方。

她曾经问我们‘花酒廊’是一家什么样的店,我们告诉她:那是一间酒廊,那个女人听了便说:“舞厅我去过,酒廊倒还没见识过。‘之后便极力要求我们带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