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勇 士 5(第2/7页)

黎明时分,苏联飞行员西莫诺夫和他的副驾驶格里戈利耶夫在执行一项巡逻任务,去骚扰一条狭窄的山谷。因为情报官报告说,那里隐藏着穆斯林战士。他们已经在高空投下了炸弹,然后飞到低空用火箭袭击山洞。一群山羊从洞穴里狂奔出来,意味着那里确实有人藏匿其中。西莫诺夫用他的三十毫米航炮把山羊打得尸横遍野,消耗了大部分炮弹。

随后他上升到了安全的高度,正朝着贾拉拉巴德郊外的苏军基地返航,这时候格里戈利耶夫发现了左舷下方的山坡上有动静。当西莫诺夫看到人影开始跑动时,他让航炮进入发射模式,并俯冲下去了。下面的两个人影在跑向一丛岩石。西莫诺夫在两千英尺的空中稳住“雌鹿”,注视着两个人影跑进岩丛里,于是他开火了。在炮弹喷射出去时,双管的GSH航炮颤抖着,然后就戛然而止——炮弹用完了。西莫诺夫咒骂了一声。刚才他把炮弹倾泻到了羊群身上,现在真碰到穆斯林战士,弹药却没了。他拉起机头,在空中划了一个很大的弧,避开山峰。“雌鹿”在山谷上空“咔嗒、咔嗒”响着。

麦克・马丁和伊兹玛特・汗蹲伏在岩丛后面。阿富汗男孩注视着英国人飞快地打开他的那只羊皮盒子,从中取出一支短短的管子。他依稀觉得有人拍了一下他的右大腿,不疼,只是有些麻木。

英国特空团军人正在组装一支“吹管”导弹,本来是要带给潘杰希尔山谷的沙阿・马苏德的。它没有美国的“毒刺”导弹好,但是更基本,更轻巧简易。

有些地对空导弹需由地面的雷达定位为其制导,有些在弹头里携带着自己的微型雷达,还有些能发射它们自有的远红外光束。这些都是光束制导型的。此外还有寻热导弹,其弹头锥体能“嗅”出飞机发动机的热量,并朝它奔袭而去。“吹管”比这些都更为原始,它是直接瞄准式的,也就是说,操作者必须站在原地,用一条微型的控制棒不断地发射无线电信号给火箭头上的活动鳍,从而制导火箭一路奔袭,去击中目标。

“吹管”的缺点是操作者要一直站着不动,对着迎面扑来的武装直升机,这常常会使操作者丧命。马丁把两级导弹推进发射管,开启电瓶和罗经[15],通过瞄准器发现“雌鹿”已经飞回来直接面对着他。他稳住瞄准器内的准星开了火。随着一团气体腾起,火箭从他肩膀上的管子里喷射而出,朝着空中盲目地飞去。因为不是全自动的,所以现在它需要人工为它进行制导。他估算“雌鹿”距离大约是一千四百码,而且正在迅速接近。此时西莫诺夫用机关枪开火了。

在“雌鹿”的机头,四支机枪枪管开始旋转,喷洒出一阵手指粗细的机枪弹雨。然后苏军飞行员看到从“吹管”射出一团微小的火焰,朝着他奔袭过来。现在是双方的心理对抗战了。

弹雨射进岩石,把石片炸得四处飞溅。虽然射击只持续了约两秒钟,但以每分钟两千发子弹的速率,大约有七十发子弹击中了岩石。随后,西莫诺夫试图避开导弹,于是弹雨洒向了旁边的开阔地。

有证据表明,遇到紧急情况时,人们会出于本能通常向左边避让。所以少数几个国家里,公路上的汽车是靠左行驶的,这样更为安全。因为惊慌失措的汽车司机会转向路边的草地,以避开正面相撞。西莫诺夫惊慌了,他把“雌鹿”转向了左方。

一级火箭已经从“吹管”中脱落,导弹现在进入了超音速飞行。在西莫诺夫转向之前,马丁把弹道朝右边稍稍调整了一下。他猜中了。“雌鹿”暴露了它的机肚,弹头“砰”的一声撞了进去。它的重量不足五磅,而“雌鹿”则庞大结实。但即使这种尺码的弹头,时速一千英里的打击力也是很可怕的。它穿透钢板,钻进机身爆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