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篇 秘轿案 第三章 中孚(第2/3页)

太傅自幼便有哮症,去年开春又发作,每日只喝几口汤水。朱显焦急无比,忙去御厨房寻办提兴开胃的菜肴,没想到恰逢那个刘西会烧太傅家乡吃食。他提了那吊炉烧饼和襄邑抹猪,忙赶回太傅院,叫侍候饭食的内侍端送给太傅,而后在后院焦急等信。半晌,那内侍才端了碗碟回来,他忙迎上去询问。那内侍说:“太傅见了那烧饼和肉,略愣了一下,盯着怔了半晌,才抓起箸儿慢慢吃起来。烧饼吃了大半个,哮症原本要忌油荤,他却连吃了几块抹猪肉。”朱显欢欣无比,这饼和肉果然引动了太傅乡情。那内侍却又说:“太傅吃过后,吩咐说,往后莫要费这心思。”朱显先一慌,随即想,太傅这话是体恤下情,不愿在饮食上过于耗费。于是,他去前院寻见太傅院掌事的黄门官,说明情由,将刘西差拨到自己手底下,虽不敢再烤那吊炉烧饼,却可时时照着太傅乡俗备些饭食。

朱显能办的,也只有这些,除了那回让太傅略动了动心,之后便再无其他影响。即便那回,太傅也并不知是他所为,朱显只能劝解自己,安分待时,安分待时。连太傅杨戬也并非一路平顺,十二岁那年选入迩英阁做墨侍,三年后,选他的那墨监不知为何,竟自缢身亡。杨戬才十五岁,便升补为墨监。原本极庆幸,却适逢神宗皇帝驾崩,哲宗皇帝继位。哲宗那时才九岁,杨戬不慎触怒那小官家,迅即被贬到净司。净司听着干净,其实是最卑臭辛苦之司,专管清淘厕坑、运载粪桶。杨戬身有哮症,最怕这污臭之气,却不得不日日清早起来,推着粪车,在宫内收倒溲溺。三年后,虽由北司转至南班,却仍任净职。幸而后苑御圃一位花监见他识得粪肥之法,将他申调至自己手底下,杨戬这才得脱污臭。

朱显时常听其他内侍讲说杨戬这些旧事,心里敬叹不已。相比而言,自己晋升如此迟慢,恐怕是由于太过平顺,未遭过劫难磨砺,因而成不得大器。

去年,那个刘西忽然偷偷递给他一张旧纸,竟是杨戬家中当年旧田契。朱显看着那田契,如同得了升迁令一般。太傅于家乡吊炉烧饼都那般动情,若见了自家这旧物,不知会如何感念?那日,他正巧托人从襄邑寻买来一篮太傅家乡的酥梨,那梨细脆如酥、甘美多汁,他命厨师蒸了一碗漉梨浆,亲自端到前头。一问侍者,太傅在书房内,他忙转到书房,见书房门关着,太傅贴身小黄门侍立在门边。他原本想径直端进去,却被那小黄门拦住,低声说太傅正在审看艮岳楼殿营造图,不许旁人搅扰,并从他手中接过托盘。他只得停住脚,心想恐怕别无面见之机,忙从怀里取出那纸田契,搁到汤碗边:“我偶然得了这个旧物件,你替我呈给太傅。我在门边听候回话。”

小黄门端着进去后,他惴惴等在门边,片刻,那小黄门出来轻声说:“太傅已收了那张纸,瞧了瞧,便丢到桌上,并无其他言语。”他大为失望,只能黯然退下。

回去后,朱显忽然觉着有些不对:太傅那般有孝心,见到自己父亲遗物,上头又有父亲亲笔签押手迹,他为何竟丝毫不动情?难道是不愿人瞧破他的心思?睹物思亲,又无甚见不得人之处,为何要遮掩?或许是他那等尊贵之人,不愿让贱侍瞅见悲恻之容?抑或里头真的藏了些隐秘心思?

他百般纳闷,却始终想不明白,倒是不由得想起一个人:那人是后苑造作所一名黄门官,名叫丁鹿,官阶比他高两阶。丁鹿不时寻见他,向他询问太傅杨戬日常饮食起居。太傅杨戬当年便是由管领造作所,才得以施展本领,立明堂、铸鼎鼐、起大晟府、修龙德宫,立了几件大功勋,日益得圣上恩宠。

朱显起先以为丁鹿打问这些,是想寻机巴附太傅,后来却隐约听得,丁鹿在太尉梁师成那里更加殷勤。这等两头奔走之人,用心最难测。朱显有些怕,便尽力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