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篇 秘轿案 第六章 未济(第2/4页)

太祖开国以来,惩于前代宦官之祸,极力抑制内臣权限人数,更严禁内臣与外臣交通、参权议政。李彦虽已升到第一阶,与朝官相比,官品却只是从八品。再向上升,便得经由吏部,于宫外差遣。幸而当今这位官家最亲重内官,立功者特赐各类宫使、节度使之职,便能升至五品,如梁师成曾被加封神霄宫使,童贯曾被加封景福殿使,杨戬曾被加封彰化军节度使。三人如今更是位列三公,超于一品。

李彦瞅望着这三人,心中饥馋一如儿时。

梁师成、童贯两人根基深固,名望高重,他不敢觊觎,杨戬却似可一图。杨戬先以善营造得官家器重,几年前,又瞅准官家风流之性,首创期门行幸之事,诱动官家微服出行,去与李师师、赵元奴等京中名妓私会,因此才越发得宠。

杨戬所行这些,李彦全都精通,因此他心中对杨戬既羡又妒。他见杨戬势头隐隐胜过梁师成,梁师成也已露出疑忌之色,心想:若欲再上层楼,须得借助梁师成之力,将杨戬铲倒。只是杨戬一生行事从容周密,李彦窥探许久,都未寻见缝隙,为此,他焦得不住咬牙。

杜骋无意间说出杨戬旧田契一事,李彦迅即便发觉此乃难逢之机。之前李彦便已耳闻,杨戬命人卜寻一片墓田,似乎始终未有中意的。那旧田契上的田地是杨戬家中故田,杨戬恐怕难免动心。

李彦立即命人前去襄邑县打探,果然如他所料,杨戬已差人去买此田。李彦手下更打问到一桩旧事,杨戬家当年曾是襄邑富户,却由于买了那块田,迅即败落。

那块田原主姓陆,将那田折价卖给杨戬父亲。杨戬父亲一时筹不出那许多钱,却又舍不得弃了这块上田。那时正是神宗熙宁年间,各州县推行青苗法,向民间贷钱,只还二分利。杨戬父亲便向县衙贷了四千贯,买下那块田后,却发觉,那田已卖过一道,一田二主。杨戬父亲忙去县衙告状,县里追寻原田主,那姓陆的已举家逃走,不见踪影。杨戬父亲因是第二道买主,那田只能断给头道买主。

李彦听后,不由得大笑起来。这田风水如此之好,杨戬父亲又买而未得、惨遭败家,杨戬自然要夺回来。他若是强夺,便留下个罪柄,正好拿来报给梁师成。有了罪柄在手,梁师成才好秉公依法、大明大道惩治杨戬。

不过,李彦旋即想到,以杨戬之势位,根本无须用强,如今那田主恐怕便会主动出让,如此一来,便难办了。

李彦再坐不住,借着外出寻买艮岳营造木料之机,带了数十个随从,驾了十辆宫车,浩荡赶往襄邑县皇阁村。他去时,那田主王豪正巧经商回来,见到宫中车驾,慌忙出来恭迎。李彦知道王豪乃三槐王家正脉子孙,如今又家业宏富,轻易降服不下,便没有下车,只叫侍者掀开车帘,唤王豪到车前听令。王豪急忙走到车辕边,躬身叩拜。

李彦拿出威势,冷起面孔:“听说你那块龙颈田要卖给他人?”

“宫中杨太傅前几日曾差人来说,欲买这块田。”

“你要卖给他?”

“杨太傅既然相中这块田,小民哪敢不从?”

“不成!”李彦怒喝一声,“梁太尉特地命我来吩咐你,这块田留着,不许卖。”

王豪听后,猛地抬眼,眼里尽是惊疑慌惧。李彦知道话语奏效,一句已足,便叫侍从放下车帘,起驾回去。到了襄邑县,留了两个手下在襄邑查探,自己回到宫里,咬着牙焦急等候回音。

过了十来天,那两个手下赶回京城来禀报,王豪竟将那块田白送给杨戬,而自己也随即病故。

李彦听了,牙关咬得咯吱吱响,半晌才问:“王豪得了何病?”

“据说是痢疾。”

李彦再说不出话,心里却迅即明白:王豪恐怕是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