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人们都叫我“橄榄”(第5/5页)

蝴蝶来到我身旁,手臂搂住我的肩膀。他抚摸我的头发,亲吻我的脸颊,用甜蜜的话语安慰我。他的友谊激起我更诚挚而罪恶的眼泪。虽然不敢看他的脸,但不知为何,我却误以为他也在流泪。我们一起坐了下来。

我们回忆起过去的种种:我们同一年进入画坊当学徒、被迫离开母亲展开新生活的陌生悲伤、从第一天起开始承受责打的疼痛、收到财务大臣的第一份礼物时那份欢欣喜悦,以及我们一路奔跑回家的那些日子。最初只有他在讲,我则感伤地聆听,之后鹳鸟加了进来,再过一会儿则是黑——他曾在画坊呆过一阵子,可是在我们学徒生涯初期便离开了——也加入我们哀愁的谈话。我忘了自己不久前才哭过,开始与众人一起笑着谈了起来。

我们促膝话旧,忆起以前冬天的早晨,很早就起床,先把画坊大房间里的火炉点燃,然后用热水拖地。我们想起一位年老的“大师”,愿他安息,这个老头平庸谨慎到整整一天里只能画一棵树上的一片叶子,当他发现我们根本没在看他笔下的树叶,而是望向窗外青葱翠绿的茂密枝叶时,不曾打我们,而是不下一百次地斥责我们:“不是看那里,是看这里!”我们回想起一位细瘦学徒传遍整间画室的哭号,他一边哭一边拿着包袱走向大门,因为繁重的工作导致他斜视,不得不被遣送回家。接着,我们的眼前再一次浮现出,曾经有一次我们幸灾乐祸地注视着(因为不是我们的错)殷红颜料从裂开的青铜墨水瓶渗出,徐缓地晕散在一幅由三位插画家花了三个月心血绘制的图画上(内容描述奥斯曼军队前往西尔万途中[6],来到科尼克河岸边,因为担忧饥荒,占领埃莱什填饱肚子)。以文雅而恭敬的态度,我们谈论起一位三人同时追求、也一起爱上的切尔卡西亚女子,她是一位七十岁帕夏的妻子中最美丽的。这个帕夏,为了展现他的战绩、权力与财富,要求我们仿照苏丹陛下狩猎宫殿的天花板纹饰,为他装饰自己的住所。接下来,我们热切地回想着,冬天的早晨,我们会把我们的扁豆汤放在微敞的门边,以免蒸汽濡湿了画纸。我们一同嗟叹,自从我们画坊的师父们强迫我们远行到外地担任职工后,就与许多朋友及大师疏远了。陡然间,我眼前浮现出了亲爱的蝴蝶十六岁时最甜美的模样:他正拿着一只平滑的贝壳,飞快摩擦一张纸,企图把它打得光亮;而夏日的艳阳从敞开的窗户投射而入,映上了他蜂蜜色的赤裸臂膀。他忽然停下手中心不在焉的工作,低下头,仔细检视纸上一块污斑。他改变刚才打磨的动作,拿贝壳在那块恼人的污斑上加强磨了几下,然后又回到之前的规律,手臂前后摆动,目光飘向窗外遥远的天边,陷入白日梦中。我永远不会忘记,当他转头再次望向窗外前,有一刹那深深望入我的眼睛——后来我也曾经如此看别人。他凄怆的眼神只有一个含意,每一位学徒都了然于心:如果你不做梦,时光就不会流逝。

[1]贝克塔胥教派:伊斯兰教苏非教团,创建于13世纪,16世纪末与奥斯曼帝国穆拉德三世(即本小说中的苏丹陛下)建立的禁卫军结合,影响大增,布遍整个土耳其地区。该派受伊斯兰教什叶派和基督教的双重影响,神化阿里,视阿里、安拉、穆罕默德为三位一体,礼仪接近基督教。该教派于1925年被土耳其政府取缔,但二次大战之后,有些地方有信仰者恢复活力。

[2]《古兰经》第35章“创造者”第19节经文。

[3]《古兰经》第35章“创造者”第20-22节经文。

[4]“黄牛”:《古兰经》第2章名称。

[5]《古兰经》第2章“黄牛”第286节经文。

[6]疑指1474年11月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征伐罗马尼亚的斯特凡大公一役。斯特凡大公为抗击奥斯曼人的入侵,实施坚壁清野的战略,使奥斯曼军队陷入饥寒交迫中。1475年1月,斯特凡大公率军反攻,击溃了奥斯曼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