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第4/6页)

“苹果?!谁有?!”徐北方假装从瞌睡中惊醒,用贪婪而激动的嗓音问。

“我呀。”蔡玲温和地告诉他。

“咳!这会儿有苹果,还等什么?吃掉算了!”他嗓子眼里简直快伸出手来抢了。

“我不想吃。”

“你为什么不想吃?!”

蔡玲咯咯地乐了,乐他竟提出这样无理的问题。

“那你拿出来,给想吃的人吃!我就想吃!”

她又乐了,乐他竞有这样无赖的打算。

“这样好不好——现在算借,回成都还你十斤苹果!”

她乐得更邪乎,乐他竟有这样不屈不挠的劲头。

“你借不借?”

她闷了一会儿,忽然说:“哪个要你还!”

“徐某人说到做到——诸位别急,苹果由我来分!”

大家想,到底这小子有能耐。

“我不借。”

“啊?!”他像被敲了一闷棍。

“我从来不向人家借东西。”她很自负地说。

人们一想,也是。

徐北方突然冒出火气,纯粹是恼羞成怒:“你这人也太不像话了!葛朗台!阿巴贡!抠门儿!”

“咋个嘛,是抠嘛。我又没抠人家的。”蔡玲不恼,慢吞吞说道。她对自己的吝啬抱如此磊落的态度,使徐北方那一系列带揭露性的词,全无意义。

忽然,很远很远,响起马达声。

司机班长从引擎盖下伸出头听着:“有车!这下好了!”十分钟之后,一辆军车慢慢开上来。他赶紧准备好一条钢缆。

司机班长将车拦下,从驾驶室钻出了年轻的汽车兵。商量一会儿,对方连说不行。班长的计划是十分冒险的;在这样的夜晚,行这种冰雪之路,沿途有数不清的急弯、死弯,即便单车行驶都是玩命,别提再用绳子拖上另一辆瘫痪车。年轻的汽车兵拒绝合作。

大家眼巴巴看着车开走了。司机班长团起一个大雪团,狠狠砸在那车屁股上。

山谷又重归寂静。有人哼唧,说脚好像不在了,有人的口罩冻成一块铁板。刘队长动员大家下来围着汽车跑步,但他自己刚跑两步就不行了,高山缺氧差点让他背过气去。团支书不断背诵:“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他的声音很有点悲壮意味,但老要被徐北方打断。徐北方一听他背诵就莫名其妙地呻吟一声:“哎——哟!”

司机班长不知怎么一鼓捣,车居然”轰”一声响了,大家刚一欢呼,它却“嗤”地一声又“昏”过去。

“都下来推!”班长喊。

人们纷纷将信将疑地把肩抵到车的各个部位。团支书突然哼起家乡的号子,大家都跟着他哼,奇怪的是,这会儿没人计较他是否走调。徐北方把整个后背挤在轮子上,两脚快速蹬地,看上去又蠢又卖力。团支书的力量却用得很实惠,车似乎因他发力而挪动。

“要是……他妈的这样把车推到兵站,我干脆现在死掉算了!”徐北方挣扎着说。

孙煤挤在他身边:“你少说落后话!”

这时大家发现有个人还留在车上。

“蔡玲!”孙煤怒喊,“你好意思?大家推,你坐?!”

“单缺我一个呀?”她柔声细语,但所有人还是听出她声音是突破某种阻塞发出的。苹果!她正在独吞那个足有半斤的苹果!她给自己安排了好时机:趁车上没人,免得自己吃起来不得清静。

“真恶劣!……”许多人说,“下来!”

“让她吃吧,”徐北方道,“她心疼我们:吃了它让我们推着轻些!蔡玲,您慢慢吃噢,别噎着!”

有人禁不住笑起来。努力喊号子的团支书愤怒了:“笑什么?!”

司机班长猛转手摇柄,快要累瘫了,始终大叫:“有希望!有希望!”

车终于发动,只是老在原地打滑。原来后轮正停在低洼处。团支书毫不犹豫脱大衣垫上去。大家都跟着脱大衣,刘队长大声疾呼:“没必要!冻死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