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序、记、书、书简(第4/5页)

㊱仲初:唐诗人王建,字仲初。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所作《宫词》一百首,多描写宫廷内的奢华生活,对后世此类作品影响颇大。

㊲少伯:唐代诗人王昌龄,字少伯。开元、天宝间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尤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格调高昂。其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

㊳柘(zhè)枝:柘枝舞的省称。唐章孝标《柘枝》:“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

㊴流官:朝廷派遣到边远地区的地方官。因其有一定任期,非世袭,非土著,有流动性,故称。杨柳:借指侍妾、歌姬。樊素善唱《杨枝曲》,故以曲名人。后常用以为典,亦泛指侍妾婢女或所思恋的女子。唐白居易《不能忘情吟》序:“妓有樊素者,年二十余,绰绰有歌舞态,善唱《杨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闻洛下。”

㊵妍词:优美的词句。

㊶节使:持符节的使者。

㊷鄜州:指李孝恭。鄜州之从事:指罗虬。红儿:杜红儿。唐代名妓。《唐摭言》卷十:“罗虬辞藻富赡,与宗人隐、邺齐名。咸通、乾符中,时号‘三罗’。广明庚子乱后,去从鄜州李孝恭。籍中有红儿者,善肉声,常为贰车属意。会贰车骋邻道,虬请红儿歌而赠之缯彩。孝恭以副车所贮,不令受所贶。虬怒拂衣而起,诘旦,手刃。绝句百篇,号比红诗,大行于时。”

㊸义山:唐诗人李商隐,字义山。咏史题材的诗作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时政弊端多有反映。

㊹杜牧:唐文学家。感于藩镇跋扈和吐蕃、回纥的功掠,诗文中多指陈讽喻时政之作。小诗写景抒情,多清俊生动。也有一些诗写他早年的纵酒狎妓生活。

㊺搜讨:深入探讨。

㊻昭代:政治清明的时代。常用以称颂本朝或当今时代。

㊼洪河:大河,古时多指黄河。岱岳:泰山的别称。《淮南子·墬形训》:“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高诱注:“岱岳,泰山也。”

㊽拳石:指园林假山。偃松:常绿小乔木。

㊾动目:目光被引动;使人注目。

㊿鹤裘:鹤羽做的袍服,多为道士服饰。这里指唐贞观年间道士杜杯谦。传说杜杯谦苦心修炼断谷绝粒,喜好吹奏长笛,常让徒弟去买竹笛,吹完一曲,便把笛子投于崖下,投完再买,始终如一。

[51]角巾: 指归隐。方巾,有棱角的头巾。为古代隐士冠饰。 三泖(mǎo):泖湖。在上海市松江县西。有上、中、下三泖。上承淀山湖,下流合黄浦入海。今多淤积为田。宋何薳《春渚纪闻·泖茆字异》:“今观所谓三泖,皆漫水巨浸,春夏则荷蒲演迤,水风生凉;秋冬则葭苇藂蘙(草木繁盛貌),鱼屿相望,初无江湖凄凛之色。所谓冬暖夏凉者,正尽其美。”

[52]四杰:四位杰出的人物。旧时多以称著名文士。这里指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烱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四位虽然才高八斗,但是生活都不如意。王勃“为僚吏共嫉”“雄略顿于穷途”“高材屈于卑势”(《上绛州上官司马书》)“徒志远而心屈,遂才高而位下”(《涧底寒松赋》);杨炯一生都被排斥打击;卢照邻一生穷愁潦倒、疾病缠身,又为权贵所不容,最后投河自杀;骆宾王后亡命天涯,不知所踪。

[53]七子:明代弘治、正德年间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七人,并以文章名世,称“前七子”。见《明史·李梦阳传》。又嘉靖、隆庆时期李攀龙、谢榛、梁有誉、宗臣、王世贞、徐中行、吴国伦七人,亦以文章名世,称“后七子”。见《明史·李攀龙传》。薰(xūn)莸(yóu):香草和臭草。喻善恶、贤愚、好坏等。《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杜预注:“薰,香草;莸,臭草。十年有臭,言善易消,恶难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