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记 一九四一年十月·陪都重庆(第4/9页)

乌亮的一丛长发被窗外阳光正照着,露在一床破絮外,从炕沿垂下来,纹丝不动。

门锁开了,有人进了屋,走到炕边,她还是静静地蜷着,像没了活气。

他看见那漆黑长发像缎子一样铺散着,暗自屏住气,走上前,撩开发丝想看一看这女子的脸,猝不及防地,棉絮一翻,眼前一花,热辣辣的脆响落在脸上。

“滚开!”

缩在棉絮里的人披头散发坐起,露出一双亮得逼人的眼睛,恶狠狠地透着惊恐愤恨。似乎这一耳光挥出,耗尽了她的力气,她蜷在炕上微微发抖,声音嘶哑,目光却毫不示弱地盯着他,充满幼兽般的凶野。

这一耳光将他打愣了,还没反应过来,跟进来的看守已一把将这女子拖开,厉声骂道:“撒什么泼,苏参谋是上面派来的,你把罪行好好交代了,不许胡来!”

另一个跟进来的临时看守,是个老乡,看不惯这般撒泼,便去拉扯她身上的棉絮。

“别,别。”他忙拦住,叫老乡去外面拿个凳子,再打一壶凉茶进来。

待看守放下东西都出去了,他拖过凳子挨着炕边坐下,“你是沈雨林吧,我是从师部来的,我叫苏从远。”他摸了摸脸,好在她没力气,打得不重,但被女人扇耳刮子,还是生平第一次。

她抬起眼,冷冷地打量他。

他打开挎着的军绿色旧布包,拿出笔记本和笔,还有一叠记录她供词的纸,低头翻着,随口用四川话问:“你是四川人?”

她不说话,一脸警戒地看着他。

“我也是四川人,不过出来了很多年,家乡话说得不大对味,你别笑话。”他笑笑,拿粗陶茶碗倒了两杯凉茶,一碗搁在炕边,一碗自己端起两三口喝完。

“真解渴,”他又倒了一碗,见她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有点不好意思,“赶了一上午的路从师部过来,还真渴了……这凉茶挺够味的,你不喝?”

他端起另一碗茶递给她,“来,接着。”

她从棉絮底下伸出手,接过茶毫不客气,大口大口喝下去,显然也渴得慌了。

他看着她喝水的样子有些好笑,却一眼瞥见那细瘦手腕上缠着伤口的布条,血迹已干涸成褐色。

“没出息。”

听见他说话,她顿住,抬眼定定地看他。

“最没出息的人才自杀,”他看了她手腕一眼,板起脸说,“你才多大年纪,多少有意思的事还没经历过,遇上一丁点委屈就寻短见,惭愧不惭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爹娘要知道了,会准许你割手腕吗?真是不像话!”

提到“爹娘”二字,她睫毛颤了颤,扬起脸,哑声反问:“你们说我是汉奸,说我通敌,这叫一丁点儿委屈?”

他皱眉说:“事情还没有查实,没有谁能不问青红皂白判你的罪,个别同志可能存在工作态度鲁莽草率的毛病,这个我向你道歉。这次师部责成专人调查,就怕下面虐待了俘虏和犯人。有什么委屈你都可以申诉,我会向上面如实反映,如果你是清白的,我一定会还你公正。”

她冷冷地一笑,“有什么公正,罪名一条条都拟好了,说实情没人相信,不说便是隐瞒。横竖不过是一死,我的清白自己知道,我的家人也迟早会知道,这就够了。”

“沈雨林,我看过你的档案,”苏从远的目光凝在她散乱长发遮掩着的脸上,“你说你是四川人,这我不信;你说你是中学英文教员,我也不信。你连自己身份都在说谎,让人怎么相信你只是为日本战俘捎带书信出去,还是清白的?”

见她沉默,苏从远不紧不慢地说:“你被卫生队的人救下时,身无分文,一个人从日占区逃过来,当时只穿着一身大衣,没有别的行李,对不对?”

他提起那件大衣,她的神色微微有些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