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新贵崛起 第465章 超前(第2/3页)

且说上官秀,按照女官的指引,他去到皇宫的藏书阁。藏书阁可算是皇宫禁地,平时有专司的女官负责打理,旁人若想进入藏书阁,需获得皇帝的批准才行。

看到上官秀走过来,守在藏书阁门口的宫女立刻向女官禀报,时间不长,从藏书阁内快步走出来一名二十多岁的女官,她来到上官秀近前,福身施礼,说道:“不知上官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大人恕罪。”

上官秀向藏书阁努努嘴,问道:“我可以进去看看吗?”

“这……当然可以。”按理说,即便上官秀是公爵,没有皇帝的批准,也不能随意进出藏书阁,但他的身份比较特殊,不仅仅是公爵,也是未来的国公,女官不敢拦他。

上官秀点头一笑,走进藏书阁里。他是个喜欢看书的人,一直都是,对于他而言,皇宫的藏书阁就如同一座巨大的宝库,在外面看不到的各种禁书,灵武秘籍,在这里统统都有。

在这座巨大的阁楼里,书籍的种类包罗万象,五花八门,上下一共有四层,收藏的书籍之多,数不清有多少本了。很快,上官秀的注意力就被一本精装的藏书所吸引。

这本书,是圣武皇帝唐寅的手札,主要内容是对后世子孙的训诫,其中并没有提及帝王之术,而是详细讲述了如何让风国长治久安,如何让皇族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

这份手札可谓是让上官秀大开眼界。

手札内提出,皇权若想千秋万代,永远传承,要做的不是极尽所能的去集权,而应是毫无私心的去放权,下放的权利越多,皇族掌握的权利越少,皇族的处境反而越安全。

不过这个放权也是有条件的,不是放权给贵族,给那些大大小小的士族门阀,而是放权给百姓。对于贵族,反而应进行全面的削权,让贵族逐渐成为一个荣誉阶层,而非国家的统治阶层。

国家权力即不掌握在皇帝、皇族手里,也不掌握在贵族门阀手里,那么要掌握在谁的手里?百姓的手里。让百姓来选出议会,让议会成为国家的统治机构……

唐寅的理念,是标准的君主立宪制,即便是在数百年之后,对于思想已高度开明的上官秀而言,他也无法完全理解和接受。

不过上官秀和唐寅有一部分理念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对贵族的削权。

即便现在上官秀已贵为公爵,他仍认为风国祸乱的根源就是出在贵族制度上,只要贵族制度还存在,只要贵族还牢牢把持着朝政大权,那么风国就永远不会安宁,这一次的叛乱,可以用武力强制平息下去,但下一次的叛乱,只会来得更加强烈和凶猛,难以控制。

对于唐寅的这份手札,上官秀看得如痴如醉,爱不释手,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想把这本书带出去,仔细拜读,不过他也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这本主张削弱皇权,消除贵族权利的书籍,如果不是出自于圣武皇帝的亲笔,估计早就被焚烧掉了,哪里还会保存到现在,更不可能被允许外传。

由于手札的内容并不多,上官秀前前后后仔细看了四五遍,把里面的内容全部牢记,这时候天色已黑,上官秀把手札放回原位,走出藏书阁。

他本来只是想到藏书阁里随便逛逛,没想到无意中发现了唐寅的手札,仿佛接受了一场洗礼,也让他对改革风国现行体制变得更有信心。

这一次唐凌对上官秀的削权,最后以上官秀的胜利而告终。

唐凌安排的孙飞、徐哲、龙晏三名军团长,上任还不到一天就被迫请辞,唐凌强压怒火,只能把洛忍、胡冲、安义辅重新调回到贞郡军,让他们继续担任贞郡军的军团长。

随着洛忍、胡冲、安义辅三人的回归,原本解散了的贞郡军三个军团,立刻开始重新集结,只一天的工夫,三十万的大军全部回到军营,竟无一人迟归,其效率之高,军纪之严明,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