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六合一统 第887章 迎接(第2/3页)

与上官秀接触的久了,她对他也渐渐有所了解,他是个外热内冷的人,平日里待人处世都很平和,看起来很容易让人亲近,但想与上官秀深交,或者交心,却很难。

他待人大多时候都是一个态度,仿佛带了一层温文尔雅的面具,将人排斥在千里之外,而能让他流露出真性情的人,少之又少,辛继瑶可算是这少之又少中的一个。

“老朋友……”上官秀若有所思地笑了笑,说道:“有些人,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还是话不投机,而有些人,只三言两语,却已是相见恨晚。只可惜,在这两个老朋友之间,隔着一条谁也跳不过去的鸿沟,这个鸿沟的名字,叫做国家。”说到这里,他轻轻叹息一声,拿起茶杯,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

队伍缓缓进入天京城。

天京城的规模不如上京那么宏伟,但也差不了多少。

主街道宽敞,并排跑十匹马都绰绰有余。此时,街道的两侧站满了宁南军的军兵,在军兵的外面,是人山人海的宁南百姓,人头涌涌,黑压压的一片,数不清个数。

大皇子和二皇子的仪仗是先行入城的。随着两位皇子仪仗的到来,街道两旁的百姓们爆发出山呼海啸的欢呼声。

紧随两位皇子之后的,便是上官秀的仪仗。当上官秀的仪仗到来时,街道两旁的欢呼声立刻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阵的嘘声。

“风狗,滚出昊天——”也不知道是谁率先喊出一嗓子,这一声大叫,如同点燃了火药桶似的,两旁的百姓们纷纷叫喊道:“风狗滚出去!风狗滚出去!”

和在锦城时一样,对于车外排山倒海而来的叫骂声,上官秀置若罔闻,面带微笑,坐在马车里,优哉游哉地喝着茶水。上官秀在宁南受排斥和厌恶的程度,让圣女都大开眼界。

她忍不住瞧了瞧像没事人似的上官秀,心中也不禁佩服他,佩服他的厚脸皮,如果换成是自己,被民众如此千呼万唤的叫骂,恐怕早忍不住调头回国了。

“不必理会他们。”正慢悠悠喝茶的上官秀似乎觉察到圣女审视的目光,他看着手中的茶杯,含笑说道:“越是无能之辈,越是会逞口舌之能。”

渐渐的,光是叫骂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不满,碎石块、烂菜叶像是雪片一般,从马车的左右飞来,打在马车的车壁上,噼啪作响。

护卫在马车左右的宪兵队人员也未能幸免,被打的满身都是烂菜叶。

走在前面的长孙伯渊和长孙伯昊自然也听到了后面的骚乱,弄明白怎么回事后,长孙伯渊脸色一沉,说道:“真是岂有此理!即便风国来的只是一名普通使臣,百姓们也不应如此无礼,何况现在来的还是国公,风国的大将军!”说着话,他敲了敲车壁,召唤过来一名禁军将领,下令道:“把胆敢对国公无礼之百姓,统统抓捕起来!”

“是!殿下!”禁军将领答应一声,刚要转身离开,与长孙伯渊同乘一车的青年突然抬手说道:“等一下!”

“子桓?”长孙伯渊不解地看着他。

这名青年叫岳子桓,是长孙伯渊的心腹,也是他身边最重要的幕僚之一。他向长孙伯渊微微摇了摇头,说道:“殿下不能抓捕这些对上官秀不满的百姓。如果风国来的只是普通使臣,百姓们倒也不会如此反感,而来人偏偏是上官秀,百姓们的不满也是可以理解的。两次国战,不知有多少昊天儿郎惨死在上官秀的手里,再加上他一向奉行‘尊异族、抑本族’的政策,以纯正昊天人为主的都城百姓,又怎么会不厌恶上官秀呢?殿下此时绝不能表现出与上官秀站在同一边的立场,否则的话,百姓们必会迁怒殿下,于殿下的大业不利。”

听闻岳子桓的分析,长孙伯渊露出恍然大悟之色,琢磨了片刻,点头说道:“子桓言之有理。算了,现在我们还是少插手为好!”说着话,他向站于马车外的禁军将领挥了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