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六合一统 第1224章 反省(第2/3页)

他只开了个话头,蔡煌便立刻接话道:“殿下,军纪不严,又何以治军?还请殿下明鉴,莫要让末将为难。”

蔡煌的这番话可是一点没留情面,如果上官秀再为文忠求情的话,那就表明是他不会治军了。上官秀眨眨眼睛,嘴唇动了动,而后别有深意地看了一眼蔡煌,未再说话。

这时候,四名亲兵已把文忠拖出了中军帐,都没用上半炷香的时间,一名亲兵便把文忠血淋淋的首级呈上。

这可是一军之军长,三个兵团的主将,就这么被砍了脑袋,中军帐内的众人,无不感觉头皮发麻,浑身的汗毛都竖立起来。

散帐之后,上官秀和蔡煌到己方阵地视察。两人走在前面,大批的宪兵和亲兵远远的跟在后面。

蔡煌边走边说道:“请殿下恕罪!”

“哦?蔡将军何罪之有?”

“第一,犹豫未决,第二,用人不当。”蔡煌说出自己的两条罪过,但就是没提他顶撞上官秀之罪。

这倒是对了上官秀的脾气,在处理军务上,没有谁绝对是对的,也没有谁绝对是错的,如果你认为你的做法有道理,就坦然讲出来,让他无话可说。他不会在这上面暗恼对方不给自己留情面。

蔡煌幽幽说道:“犹豫未决,既然已经意识到宁南人有诈,微臣应该果断下令,让三个军全部退出敌军防线,而不应留下第一军做佯攻试探。”

听闻这话,上官秀笑了笑,苦笑。谁能未卜先知,精准地提前算到敌军的每一个部署?

实话实说,蔡煌能意识到宁南军有诈,已经很不错了,身为统帅的直觉已经非常敏锐,起码将己方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如果文忠最后没有违抗将令的话。

主帅意识到不好,是继续乘胜追击,不给敌人喘息之机,还是驻守原地,静观其变,亦或者果断撤退,放弃所有胜利之果实,这之间的尺度,太难拿捏,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做出哪个选择是最正确的。

上官秀没有接话,等蔡煌继续说下去。

蔡煌继续道:“用人不当,这也是微臣之过。第五军团的将领,大多都出自于叛军,在他们的观念里,军令如山远不如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散漫,且自以为是,微臣杀文忠,又何尝不是敲山震虎,杀鸡儆猴?如果把叛军的那一套统统都搬进第五军团里,第五军团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一支真正的虎狼之师,只能算是一群由散兵游勇、虾兵蟹将组成的乌合之众。”

想不到蔡煌看得如此之透彻,上官秀笑了,说道:“所以,蔡将军执意要杀文忠,我并未强行拦阻,杀之利,远大于不杀之弊。”

蔡煌说道:“此战虽败,但第五军团之军纪,以后将更加严明,将令如山,日后将再无人敢不从。”

上官秀道:“还有另外一个收益,至少我军已经探明了宁南人的部署,以后再深入宁南军的防线,我军可提前探查清楚地下有无埋弹。”

能把宁南军的部署探出来,在上官秀看来,损失一个兵团也是可以接受的。

“殿下未怪微臣,微臣感激不尽。”蔡煌拱手施礼道。

上官秀摆摆手,意味深长地说道:“你作为军团长,首次参与国战,对第五军团,我其实颇感忧心,但此战之后,我对第五军团总算是可以放心了。”

他的这番话,于蔡煌而言,无疑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励,蔡煌面露惊动之色,再次向上官秀深施一礼。

蔡煌的成长之快,大大出乎上官秀的预料,不知道是他的天赋如此,还是他的底子太好了,像蔡煌这样的人,不管是放在朝堂,还是军中,亦或是商场,都是难得一见的人才。

每次看到蔡煌,上官秀的心里总会生出一种感叹,生子当如是,人生无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