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六合一统 第1252章 矛盾(第2/3页)

连日来,蔡煌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驼峰山的天险当真是易守难攻,风军久攻不下,反而自身损兵折将甚巨。

就在蔡煌焦头烂额的时候,以阿西诺为首的索兰城邦军到了,同时还带来了被俘的一万宁南军。

蔡煌视察宁南军俘虏的时候,脑中灵光一闪,计上心头。当天,他令人拉出来一个营的宁南军兵卒,安置在驼峰山的山脚下。

而后,他又下令将这一千人的宁南军兵卒全部处于凌迟极刑。

别看蔡煌投军之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但骨子里的性情并没有改变,阴狠冷酷,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当着守军的面,对宁南军的俘虏进行凌迟,这个攻心之策太狠毒了。

驼峰山的山脚下,简直都成了屠宰场,人们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响彻山谷,也清清楚楚地传进山顶守军的耳朵里。

凌迟极刑不是谁都可以执行的,那需要专业的行刑刽子手,能让犯人挨上千刀而不死。风军在执行的时候,当然没有这么专业,但让一个人挨上两三百刀不死,还是能做到的。

第一天的集体凌迟,没什么效果,第二天,蔡煌又拉来两个营的宁南军,继续执行集体凌迟,等到第三天的时候,蔡煌将受刑宁南军的人数增加到三千。

三千人一同挨刀子,现场的情景已经不是正常人所能承受的了,和人间地狱没什么两样,许多索兰城邦军的兵卒只是跑过来看了一眼,便被当场吓晕。

连续三天的折磨,让驼峰山上的守军终于承受不住,人们的心里防线被彻底摧毁,蔡煌用了无数种手段都勾引不出来的宁南守军,在这一天集体下山,主动迎击风军。

蔡煌等的就是这个,失去了天险的倚仗,在他眼里,三万发了疯、没了理性的宁南军根本不值一提。

他统帅第五军团沉着应战,很快便对三万宁南军形成了包夹之势。

三万人的大军,整整三个兵团,战斗持续到天黑后,已荡然无存,战场上,到处都是宁南军的尸体,到处都有被炸碎的尸块,尸体叠着尸体,血流成河。

驼峰山一战,是真正意义上蔡煌独立指挥获得的一场大胜。

他的手段虽然卑劣,但战略意义已然达到,风军占领驼峰山后,切断了叶南天一部的后路,也切断了宁南军与宁南国内的联系。

驼峰山的失守,对沃罗城邦境内的宁南军和对杜基境内的宁南军,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当然,此战大获全胜的首要功臣,并非是蔡煌,而是歪打正着的阿西诺。

杜基战场和沃罗城邦战场所发生了这一系列战况,都是上官秀成功偷袭捷亚后所产生的连锁反应。

己方在杜基主战场的局势岌岌可危,沃罗城邦战场,己方又陷入被动,宁南朝廷陷入到一片慌乱当中。

按理说,这个时候宁南应该立刻派出威望最高的大将军君胜天,率军前往杜基或者沃罗城邦,及时稳定前线危急的局面。

可君启明的归顺风国,这直接导致宁南新帝长孙伯昊和朝中一大批的大臣,对君胜天已不再百分百的信任,甚至许多大臣都偷偷给长孙伯昊上疏,建议长孙伯昊,决不能把救援大军的指挥权交到君胜天的手里。

对此,长孙伯昊亦是深以为然。

首先,君胜天本来就不是他的嫡系,皇子渊和皇子昊争夺皇位的时候,君家一直保持中立,看似君家放弃了站队,谁都不得罪,没有任何的风险,但代价是,君家也没有赢得新皇帝的任何好感。

其次,君启明可是君家的直系子弟,他能倒戈向风国,起码说明君家对新皇帝并没有坚定不移的忠诚,谁又敢保证君胜天不会步其后尘,也向风国倒戈。

这个时候,长孙伯昊心里也很复杂,他即忌惮君胜天,又十分欣赏君胜天的能力,只要君胜天是真心实意的效忠于他,由君胜天亲自出马,肯定能稳住前线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