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画家李毅士的一生

在三十年代,我见到中华书局出版的李毅士所绘的《长恨歌画意》三十幅,用水墨画法,把白居易的《长恨歌》,形象化又复系统化全部渲染在素纸上,什么《春寒赐浴华清池》《骊宫高处入青云》,以及《金屋妆成》《玉楼宴罢》《渔阳鼙鼓》《惊破霓裳》《花钿委地》《君王掩面》《行宫见月》《夜雨闻铃》《鸳鸯瓦冷》《翡翠衾寒》《仙袂风吹》《含情凝睇》等等情节,应有尽有,把史诗成为史画,以照相玻璃版,印在宣纸上。我展阅之余,如游贾胡之肆,光怪瑰玮,为之目炫神醉。初不知李毅士为何许人,直至和陈昌钊同执教于某校,始悉昌钊为李毅士的女婿,既而又从昌钊得识李宗真,那便是李毅士的爱女,在多次晤谈中,这位融汇中西绘画的先驱者,跃然涌现在我头脑间,成为我写人物传略的资料。

李毅士名祖鸿,清光绪丙戌七月初六日生于江苏武进的书香世家。其父李宝璋,字榖宜,同治十二年举人,曾任浙江候补道,擅丹青,又工诗,著有《待庵题画诗》《毗陵画征录》,毅士为宝璋继室汪氏所生。那位著《官场现形记》的李伯元,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家之一。伯元不是名宝嘉吗?宝嘉即宝璋之弟,以辈分来谈,李毅士当然是李伯元的侄子了。李伯元的几笔花鸟,清妍疏秀,载于魏绍昌所辑的《李伯元研究资料》中,为有目所共赏,李毅士的画名更震及海内外,都是受到李宝璋的影响,可谓家学渊源了。

毅士幼年即喜绘画,一般孩子,跳荡玩弄,他却躲在父亲的书斋中,执笔乱涂,飘花坠叶,残水剩山,居然有些意致,继而勾勒衣带,也就具人物的雏形。他的父亲瞧到了大为嘉许,加以熏陶,所以他的私塾同学呼之为“小画师”。他听到这个称号,更为兴奋。此后阅览稗史小说,书中的英雄美女、雅士高僧,一经他的点染,无不栩栩如生,每有所作,同学竞相夺取。

毅士不仅耽于绘事,而且胸怀大志。十四岁,肄业浙江求是书院和丁文江(后为地质学家)、庄文亚(后为经济学家)相切磋。有鉴于清廷政治的腐败,民族的衰亡,颇思学习些西方的科学文化,以图复兴中华,挽回危局。十七岁即东渡日本,学政治法律,时丁、庄二同学亦在东瀛,觉政法非所爱好,相约同去英国,半工半读。时日俄战争爆发,日船均作军用,停止载客,不得已,买德国船票,票价之昂,倍蓰于日船,但为了偿其志愿,致倾囊以购。途经新加坡,同船某留学生上船就医,不期遇到了孙中山,道及他的志愿和困境,中山先生即加以资助,并写一介绍信给他们带往英国晤见吴稚晖。到了英国,为了读书,不得不半工半读。他在北爱尔兰的格拉斯哥城一家木工作坊,学习木工技术,为木匠送货打杂。由于他干活尽心竭力,博得木匠的欢心,同时他又在木器造型上,加以美化,既有实用价值,又饶艺术意味,为雇主所乐购。他进的是格拉斯哥的美术学院,专习西画,受到严格的基本训练,系统地学习美术理论和美术史。他经常去博物馆参观绘画展览,在木工场劳动之余,不废笔墨,临摹创作,几忘寝食,成为该校的唯一中国留学生中的高材生。他还到过法、意、比及荷兰等国美术馆,遍观古典画幅,以广其眼界,高其造诣,这是他生平最得力处。他毕业名列前茅,再进大学物理系,打通科学和艺术的一条致用大道。回国后,被聘任主持理工学院。翌年,北大成立书画研究会,他和徐悲鸿、陈师曾同任黑白画导师。既而,北京美专成立,陈师曾任国画教授,毅士任西画教授,并兼北京高等师范西画教授。那位编《中国画家大辞典》和《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的俞剑华,即是陈师曾和李毅士的高足,桃李菁莪,门墙称盛,剑华仅此中之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