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节(第2/8页)



  陈霭立即跑到冷冻柜去,看了一下冻鸭的价格,一只要十几块钱,便得意地对祝老师说:“你看,冻鸭一只也要十几块,再加上作料、燃料和人工,也不比买烤鸭便宜,再说还有购!物!税!—”

  “这里卖的冻鸭当然贵,我说的是到批发市场去买—”

  “批发市场一次肯定得买很多只,我哪里吃得了?”

  “你可以买来跟人分嘛。”

  陈霭想像自己徒手抱着个大纸箱,一家一家问人家要不要冻鸭,解冻的血水顺着纸箱往地上滴,恶心!还没动手就先把自己脏死,把观众吓死,何必呢?她说:“我这个人怕麻烦—”

  “你才不怕麻烦呢!你看你昨天,那还叫怕麻烦?像你那样的吃法,你买一箱冻鸭都不用跟人分,一百只鸭子都吃得了—”

  陈霭有点好奇,她昨天因为怕饭菜不够,吃得相当保守,怎么给祝老师一说,就像饭菜都是她吃掉了一样呢?她忍不住问:“我昨天哪个吃法?”

  “你昨天请那么多人来帮着吃—”

  “我没请那么多人,我只请了你一个,小杜他们是刚好撞上了—”

  这话祝老师听着大概挺受用,马上表白说:“我知道他们是撞上的,什么礼物都没有带嘛。我这个人,不论谁请我去做客,我都不会空手去,这是个做人的方式方法问题—”

  陈霭不想谈这个话题,如果她反驳祝老师,祝老师一定不高兴;如果她投祝老师所好,说小杜和滕教授坏话,又觉得昧良心,于是装着忙于购物的样子,把这个话题无限期搁置了。

  祝老师一如既往指点着陈霭,这个不该买,那个不该买,但陈霭吸取了昨天的教训,只当祝老师的话是耳边风的,自己想买什么就往购物车上拿什么,祝老师拿下去了,她又不声不响地拿回到车上来,这样暗战几个回合,祝老师就败下阵去,不再多言,郁闷地跟在她后面转。

  陈霭一向很怕同行的人郁闷,总觉得人家郁闷是她的过错,但不知为什么,她对祝老师就没这感觉,好像祝老师给了她某种特权一样。她像个贫民窟的公主一样,昂着头,推着一辆吱吱叫的购物车,走在前面,祝老师则像她的跟班,缩着头,拉在后面。

  最后她按自己的意愿买了一大堆东西,全都是美国人商场买不到的中国货,尤其是各种作料、绿叶蔬菜、豆腐豆芽、咸菜泡菜、腊肉香肠什么的。在国内的时候不觉得,随时想吃随时买,基本都吃到了不想吃的地步。但到了美国就不同了,买包榨菜都得跑这么远,只能逮住了就狠狠买一些,放在冰箱里慢慢吃。

  等到付了钱,推着购物车往外走的时候,她才开始操心怎么把这些东西提回去,也有点理解为什么祝老师会把商场的车推回去了,如果这里离家近,她肯定也会把东方店的购物车推回去,但她一定会还回来,这是她跟祝老师的天壤之别。可惜这里离家太远了,不存在推车回去的可能性。

  幸好祝老师没买什么东西,说前几天刚来过,没什么要买的,今天是专门带她来的,说罢就帮她提了七八个塑料袋子,而且都是拣重的提。她十分感动,有点后悔自己刚才对祝老师态度那么嚣张。何必呢?人家祝老师也是一片好心帮她节约钱,如果稍微听一下祝老师的建议,也不至于买这么多提不动。

  两人都是两手提着大包小包,为了提的东西不跟自己的两腿磕磕绊绊,还得尽量把两臂向外伸出,使陈霭想起某个电影里的画面:一群和尚,每人都是一手提一水桶,也是像他们这样两臂向外伸出,几乎成一字型。那时觉得水桶好轻巧啊,现在才知道那可不是人过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