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致命偏差(第5/13页)

“整个越狱案件的侦破,大部分警力都是围绕抓捕A、B来进行的。”聂之轩说,“那么多警察,还有咱们守夜者组织的导师们,最近的心血都是在抓他俩,都没有丝毫进展。就凭我们几个人,不太现实吧?”

“不过,现在认定A和B是策划者,肯定是对的吗?”萧望说。

“我觉得没有问题。”萧朗说,“一来是这两个人杀警察、抢钥匙;二来他俩穿着警服混出去撬开下水道栏杆;三来被抓获的三个坏蛋都说是他俩策划的;四来这两人是黑老大啊,那手腕,杠杠的。如果不是策划者,他们有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吗?傻吗?”

“分析得有理有据、条理清晰。”聂之轩赞许。

萧朗微笑着挺了挺胸膛。

萧望摇摇头,说:“冒大险这个事情说不通,因为每个人都冒着很大的风险,包括一些罪行很轻微的人。这个案子的动机很蹊跷,不能用常理来分析。我是这样想的,如果A和B是策划者,他俩有隐藏罪行不得不逃脱的话,只需要杀人后换警服就可以自行逃脱了。拿钥匙救出其他人,无疑是扩大了目标,无疑是增加了整个计划的难度,无疑是让整个计划增加了暴露的风险,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情。”

“仗义呗。”萧朗跷起了二郎腿,“《古惑仔》上都说了:黑老大能混得开,首要前提就是要讲义气。”

“萧望说得不错,确实有疑点。”聂之轩说,“不过他们的真实用意也有可能是利用其他人来分散警察的精力,从而给自己逃脱争取时间。”

“事实上看,这两人逃脱后行踪诡异,让警方完全摸不到头脑。”萧望说,“他们冒险放其他人,并未对他们有所裨益。”

“那你的意思?”聂之轩问。

萧望打开LED显示屏,指着上面的几张截图说:“这是我昨天晚上观看监控录像的时候截取下来的。这里面有一个身份不清的犯罪嫌疑人,编号为V。他是在公交车上盗窃,被抓了现行,经过审查,他拒不交代自己的真实身份,前科人员DNA数据库也没有比中前科劣迹人员。这个人在监所中时,尤其是在事发之前,总是歪头向一个方向去看。你们看,这些截图,都是他在向监所墙壁上方看的动作。”

“看什么呢?”聂之轩问。

“我查了看守所的内部结构图,这个方向上的墙壁上,挂了一个时钟。”萧望说,“也就是说,和其他人不一样,事发之前,他一直在关注时间。”

“关注时间怎么了,我现在还看表呢。”萧朗举了举手臂,说。

“我觉得,这个案子的策划,可以说是非常巧妙。”萧望说,“然而,最关键的部分,就是里应外合的时间点的把握。策划者在入监之前,肯定和外面策应的人,有时间上的约定。而这个时间的把握,决定了整个策划的成功与否。这是我主要的论断。另外,V坚持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也是个很大的疑点。”

“因为看时间,就确定他才是隐藏着的策划者,这太武断了。”聂之轩说,“这个人仅仅是个盗窃犯,还没有前科劣迹,他更没有任何必要策划这么大的一起越狱案。而且,既然编号是V,说明他是最后一个进入下水道逃离的。如果是他利用A和B杀人,然后救他出去,那么他应该最先逃离吧?而且,A和B这样号称‘叱咤风云’的人,怎么会听他一个小盗窃犯的话?对于不交代身份的问题,这个不应该成为疑点。实际办案中,很多盗窃犯都不交代身份,想逃避打击。而且,逃脱的22个人中,也不止他一个人没有查清身份。”

“这些,我都没有想好。”萧望说,“我昨晚也研究了V的相关行为,也没有发现什么可以突破的关键点。”

“哥,你不要告诉我们,你还没有确定我们这周的追捕目标?”萧朗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