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乱起 第十四回 迷迭(第3/10页)

一旁的店伙计道:“那我就帮姑娘把琴包起来了,不知姑娘府邸何处?我好派人送琴。”

姜沉鱼问道:“你可知送琴者是谁?”

“只知是个富家公子,比姑娘早来一会儿,正在后厅看琴,没想到他自己什么都没买,倒是买了把琴送给姑娘。”店伙计说着,暧昧地笑了,“不过,姑娘的琴技的确是叹为观止,那位公子送琴酬谢知音,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姜沉鱼一时无言。她弹曲,本是想试探一下隔壁有何反应,看看父亲的那些暗棋是被一网打尽了,还是有漏网之鱼,也许他们听见琴声后,会猜到她到了,想办法传个讯。而今,没试探出隔壁的动静,反而莫名其妙收了把琴,真真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再看一眼依旧悄无动静的蔡家铺子,看来今天是试探不出什么来了,而她也不能待得太久,免得自曝身份。当下对那店伙计说了驿站的地址,然后自己走路回驿站。

没想到刚回到驿站,就在前院看见了那辆墨绿色车顶的马车。

她忙问道:“这是谁的马车?”

一旁的李庆答道:“哦,姑娘出去两天了,所以不知道,这是燕国使臣的马车。”

“燕国的使臣到了?是谁?”

“说来难以置信,燕王竟然亲自来了。”

姜沉鱼脚步顿停,惊讶道:“什么?燕王?”

“是啊,谁都没想到,这下子,程王的面子可真是给足了,宜王和燕王竟然来齐了……”李庆叹息。

姜沉鱼注视着那辆看似平凡并无出挑之处的马车,心中却感到一阵难言的悸动——四国目前的君主里,昭尹最年轻,登基时间也最短,外界评价他,多是羽翼未丰、受制臣子,及至今年他突然一举铲除了薛家,亲握政权,这才转为坚忍刚愎、城府深沉;宜王的风评最好,开明亲民,幽默风雅,且执政六年,国内无大事发生,也就无失德之处;铭弓年纪最长,壮年时寡言无耻,出尔反尔是经常的事,而且喜战好功,为旁国所不齿,但程国子民却对他有种根深蒂固甚至可以说是盲目疯狂的崇拜,总之是个相当复杂的国君……

然而,要说到真正具备帝王之风的,则是燕王——彰华。

彰华一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乃正统国母所生,一出世就受封太子,无惊无险地长到十七岁,老燕王突然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去了,因此顺理成章地就把皇位传给了唯一的儿子。而燕国又有一位忠心耿耿的好丞相,辅佐他到二十岁,事事成熟、内无隐患、外无外忧后就辞官告老,云游天下去了。而彰华本人,也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唯有赫奕,镐镐铄铄,赫奕章灼,若日明之丽天,可与吾相较也。”

他统治下的燕国,兵强马壮、国富民强,综合实力堪称四国之首,他亲政六年,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从善如流,济世康民,功绩卓然。

要说他如何有威望,有一事可以证明——

燕国的死刑需三复奏复审批后方可执行。而在华贞四年,举国判死刑者共四十九人。恰逢过年,彰华下令命这四十九人全部回家团年,待来年秋收后再回来复刑,结果四十九人全部准时归返,无一人逃脱。

此事传至其他三国,世人俱惊。

昭尹立刻在年后派薛采出使燕国,也因此演绎出了后来彰华以绝世美玉“冰璃”相赠的一段佳话。

如今,这个最负盛名的帝王竟然也来到了程国?而且,就在刚才,还送了她一把琴?

绕是姜沉鱼再怎么沉稳镇定,一颗心还是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再开口时,声音就明显地逼紧了:“燕王现在何处?”

“燕王也住在此间,只不过就在刚才,宫里来人把他给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