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三十一(第2/3页)

“外国友人也来贺电啦!”

童铁匠也请到了我们刘镇的两位社会名流,刘作家和赵诗人。赵诗人见到刘作家脸色铁青,刘作家见到赵诗人满面春风,两个人站在一起谁也不说话。本来两个人还算相安无事,童铁匠介绍来宾时的一席话让两个人冲突起来。童铁匠先是指着刘作家说:

“这位就是名作《百万富翁呼唤爱情》的作者。”

群众掌声热烈,刘作家红光满面。童铁匠接着介绍赵诗人了,他说:“这位就是《百万富翁呼唤爱情》里的重要角色赵某人。”

群众没有掌声了,响起了一片嬉笑声。刘作家在报道里把他写成个“赵某人”,赵诗人已经恼羞成怒,现在童铁匠这么一说,赵诗人再也按捺不住,当场指着刘作家的鼻子痛斥道:

“有本事就直接写‘赵诗人’,没本事才遮遮掩掩写个什么‘赵某人’。”

刘作家满脸的微笑,请赵诗人不要生气,他说:“你这个年纪生气很容易中风。”

刘作家笑里藏刀的一番话,把赵诗人原本铁青的脸色气得通红了,赵诗人当着众多的群众,责问刘作家:

“明明是我的题材,凭什么你写了?”

“什么你的题材?”刘作家假装糊涂。

“李光头在厕所里偷看女人屁股的题材,”赵诗人伸手指了指围观的群众,“刘镇有点年纪的男男女女都记得,是我活捉了他,是我揪着他游街……”

“说得对,”刘作家连连点头,“李光头偷看屁股确是你的题材,这个我没写。我写的是李光头寻找钥匙,寻找钥匙是我的题材。”

群众哄堂大笑,称赞刘作家说得有理。赵诗人哑口无言,通红的脸色又气成了铁青。童铁匠看到两个人斗起来了,心想不能坏了自己的开张仪式,大手一挥,喊叫一声放鞭炮。鞭炮噼里啪啦炸响了,群众立刻忽略了刘作家和赵诗人,兴趣全跑到鞭炮上去了。

刘作家的报道让李光头名扬天下,报纸广播电视的记者纷纷来到我们刘镇,对李光头进行密集如雨的采访。李光头早晨睁开眼睛就是接受采访,到了晚上闭上眼睛终于可以睡觉了,手机又响了,千里之外的记者开始电话采访李光头了。最多的时候有四个摄像机对着他拍,有二十三个照相机的闪光灯对着他闪,有三十四个记者对着他集体提问。

李光头兴奋得像是一只小狗看到了一堆肉骨头,他知道百年一遇的商机来了,他在回答记者关于爱情的问题时,总是巧妙地把话题转到他的生意上。他夸夸其谈说了几句爱情誓言后,立刻扯到他贫穷凄惨的童年,说他为什么叫李光头,就是因为家里太穷了,连理发的钱都不够,每次理发母亲都让理发师给他推个光头,这样一年可以少花几次理发钱。说到童年,李光头总是声泪俱下,然后抹一把眼泪,大声感谢改革开放,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全县人民,感谢说完了就开始讲述自己如何创业,如何成就今天这番伟大事业。说到这里他连连摆手,谦虚地解释起来,说他并不觉得自己的事业伟大,是报纸上说伟大,他就跟着报纸说自己伟大了。

接下去报纸广播电视上出现的李光头,不再是个爱情弃儿的形象,开始是以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形象出现了。李光头不愧是李光头,也就是两个星期的时间,他就把全国各地所有的报道都拧过来了,都拧到他的生意上了。李光头的公司也出了大名,大笔大笔的银行贷款跟在记者的屁股后面来了,大堆大堆的合作伙伴跟在银行贷款的屁股后面来了,有全国各地的富翁,有港澳台的富翁,有海外华侨的富翁,都要来投资,都要和李光头一起办厂开公司。各级政府也是大力支持李光头,原来他想上个新项目,一两年都批不下来,现在一个月批文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