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出手(第3/4页)

都不记得是小雪带来的,自然也追究不了这吃食的来历了。九哥若是粗心一点,拿起来就吃……

七娘子越想越觉得可疑。

但小雪在九哥身边也服侍了好几年,一向没有出过什么大差错。

她又想到了几个月前,小雪吃了二太太送来的樱桃,反而泻了几天的事。

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适感,就萦绕上了心头。

七娘子就伸了个懒腰,起身进了西里间。

虽然和九哥在一个屋檐下也住了几个月,但七娘子很少到西里间来――也是怕王妈妈觉得她有意和九哥套近乎。

“立春姐姐在我屋里洗澡。”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对九哥解释,“我屋里潮气大,就不好写字了。”

纸是娇贵的东西,水汽太足容易卷边。

“趴在八仙桌上写字怎么会舒服!”九哥立刻就回头吩咐,“小雪,给七姐姐加一张凳子。”

他有些兴奋,“七姐姐还是第一次到我屋里来做功课!”

七娘子抿唇一笑,“占用九哥的地方了,九哥不会和我计较吧?”

九哥笑嘻嘻地说,“会!交银子来,二两一次!”

两个小孩子就笑成了一团。

七娘子也不看小雪,只是专心写字,和九哥头碰头,你一笔我一划。得了闲,便看九哥的字。

九哥的字挺拔秀丽,虽然还很稚嫩,但已隐隐看得出柳公权的意思。

他抄的是论语。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九哥一边抄一边念。

“听都听不懂。”七娘子皱了皱鼻子。

九哥笑嘻嘻地解释,“学生原宪问,何为耻。子曰,国家有道时,做官是好事。可国家无道,做官便为耻。”他说得头头是道,似乎对论语里的意思,很是熟悉。

才七岁就能懂得这么多,大老爷怎么还是一脸不满意的样子。

七娘子就问九哥。

九哥叹了口气,“爹说他这个年纪,已是学完了中庸,开始念春秋了。”

也就是说,大老爷在七岁的时候已经读完了四书,开始念五经。

七娘子有些目眩:她一向以为自己在同龄人中,当然算得上早熟。可不管是大太太、王妈妈还是立春,对她的表现都只有欣赏,没有惊讶。

原来古人智力成熟得这样早。

在现代,五六岁的孩子不要说读论语,恐怕连幼学琼林都看不下来。在杨家,九哥这样的进度还要被大老爷嫌弃……

到底是杨家人天生聪明,还是古人要早熟得多?

不过想来也是,在这个时候,能活到六七十岁,算得上是很难得的事了,疾病又多,医疗水平又低下,孩子早熟一点,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她只好拍了拍九哥,“多学多念,也是为你好。”

九哥点了点头,就伸起了懒腰,七娘子看了小雪一眼,笑着问,“小雪偷了一盘吃的,怎么不见你动?”

这话透着一点好奇,一点调笑,好像只是在和小雪开玩笑。

七娘子就顺势盯住了小雪。

小雪笑眯眯地摸了摸头,“九哥在读书,我怎么好意思吃东西,悉悉索索的,九哥又要笑我是小老鼠了!”说着,处暑和她一起没心没肺地笑成了一团。

看来小雪当值的时候偷吃东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九哥板起脸,哼了一声。七娘子也跟着笑了。

眸底却是一片暗沉。

如果真的只是自己想吃,早就动嘴了,都不必端到西里间来,站在小厨房里吃完了再过来,谁会说她?在这么敏感的时候,端了一盘子九哥爱吃的东西进了西里间,实在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