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锦绣(第3/4页)

达哥就笑着向大太太解释,“大哥觉得,在苏州有些太舒服了,我们的同学又多,三天两头约出去会文,说是会文,其实就是吃酒,很耽误读书。二来呢,弘哥的性子您也知道,本来就野……”

大太太正在兴头上,听说几个侄子要提早启程,还真有些不舍,“这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见了!”

虽然之前几个侄子口口声声,没考上还是要回苏州读书。但现在大房要抬举个姨娘安插到二房去,很多事自然就有了改变,这也都是彼此心照的事。

敏哥三兄弟忙又跟大太太客气,连说一定会常常给苏州写信。

大太太又哪里是真的在意这个?又客气了几句,也就罢了,“好,好,你们究竟大了,我也不好婆婆妈妈,反而拘束了你们的脚步。”

又问,“可要把南音带着一起上路?”

众人不约而同,都目注敏哥。

说起来,第二代里,也就是敏哥有了通房,几个弟弟,连婚事都还没说。

敏哥沉思片刻,歉然一笑,“去西北的路实在不好走,这一科要是能考上举人,明年还要到京城,若是考不上,也要到京城探望父亲,倒是想请伯母受累,安排人手把她送到京城去呢。”

这样的小事,大太太当然是顺口就答应了下来。

却也是意味深长地冲着敏哥笑了一笑。

小小年纪,心思倒是深沉。

南音去了京城,敏哥在京城,就多了一双眼睛。

难怪这样看重这个通房小丫鬟,原来是喜欢她识得几个大字……

就不由得和七娘子交换了一个眼色。

九哥也是目光连闪,想了半日才笑着扯开话题,“五姐羞得又称病不见人了,这个习惯倒不好,一会我要去月来馆臊臊她!”

顿时惹得大太太一阵畅笑,“她脸皮嫩着呢,你们也别太过分了!闹得这孩子不敢出来见人,反而不大方了,过几天还要跟我一道去闽越王行宫,谢过王妃的殊恩呢!”

又嘱咐六娘子和七娘子,“你们也一样要跟着到行宫做客的,都留神打扮起来,不要丢了杨家的脸。”

六娘子、七娘子忙起身低头应了是。

一家人正在说闲话,大老爷进了屋。

虽说他养气功夫好,喜怒不形于色,但也不禁有些喜色外露。

以闽越王恩宠之深,肯为杨家、许家做媒,里头的政治意义,要比杨家所得的一点脸面更深远得多,只是不管怎么解读,对杨家都是有益无害。

“都在呢?”他在大太太身边落座,笑着拍了拍大太太的手,“是看太太心情好,都过来锦上添花的吧?”

众人顿时都笑做了一团,大太太也嗔了大老爷一眼。

却不禁笑开了花。

又问大老爷,“今儿个倒是没有多少事忙,这样早就进了内院?”

“昨天春闱放榜,今天消息应该到苏州了,”大老爷看来也很写意,竟难得地交代起了自己的行程,“除了等这一张单子,也就没有什么别的事了。盐铁司的事告一段落,春耕有地方官去忙,我们只忙着把银两盘点入库,平准账目罢了。”

和几个月前的惊风密雨相比,现在的杨家,无疑沐浴在一片和煦的春意之中。

敏哥也露出了放心的神色,“伯父公事顺利,就是一家老小的福气了。”

这孩子实在是会说话。

大老爷扫了敏哥一眼,微微一笑,看得出,对这孩子,是多了些喜爱。

倒是弘哥性子直,也不顾奉承大老爷,反而问,“伯父,这一科的金榜要是到了,能给我们也看看?也不晓得这一个恩科,能录多少进士。”

朝廷这几年频频加开恩科,人才储备就少,有时候往往还取不足三百名,弘哥的好奇,是很有道理的。

大老爷自然不会在这样的小事上苛待几个侄子,随意答应了下来,就叫六娘子,“听说你跟着台妈妈学礼仪,进步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