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4/13页)

这个周三清晨,海伦·杜·普雷让司机把她的车停在华盛顿城郊的小树林间,开始晨跑,为了她办公桌上那份决定命运的议案而跑。特工在她周围散开,前面一个,后面一个,两侧各一个,都距离她至少二十步远。曾有一段时间,她特别喜欢整他们,看着他们为了跟上她而大汗淋漓。不管怎么说,她穿的是轻便的运动服,而他们则西服革履,还要随身携带枪支子弹和通信设备。他们那段时间过得苦不堪言,最后,贴身保卫队长终于失去了耐心,从一些小学院中招聘了长跑冠军做保镖,这才让杜·普雷稍稍收敛了一点。

她在政坛上爬得越高,起来晨跑的时间就越早。她最大的乐趣就是两个女儿中有一个跟着她一起跑,两人的照片还堂而皇之地上了媒体。两头都划算。

为了副总统这个高位,海伦·杜·普雷克服了很多困难。首先当然是她的性别——女人;其次,另一个不那么明显的劣势是她的美貌。美貌往往会引起男女共同的敌意,她用智慧、谦逊和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战胜了这种敌意。她也不乏精明狡猾。美国政界有个约定俗成的原则,就是选民们更喜欢英俊的男性和丑陋的女性候选人。所以,海伦·杜·普雷就改变自己魅惑丽人的形象,变身冷峻英武的圣女贞德。她把浅金色的头发剪得短短的,保持平板瘦削的身材,常穿定制西装以隐藏胸部线条。饰品方面,她只戴一条珍珠项链,手指上只有一枚金婚戒。唯一凸显她女性特质的只有一条围巾,一件褶边衬衣,有时候再加上一副手套。她在公众面前塑造了一副冷面女强人的形象,只有在微笑或大笑的时候,她的女性魅力才如同闪电一般瞬间闪亮起来。她具有女性的魅力,却从不轻佻;她很强悍,却完全不像男人。简而言之,她树立了美国第一位女性总统的标准形象,只要她签署书桌上的文件,这个位置就非她莫属了。

此刻,她的晨跑已经进入到最后一程。从树林中出来,跑到马路上,另外一辆车已经等在那里。几个贴身保镖都聚到她身边,保护她跑向副总统办公楼。她冲了个澡,换上一身“工作服”——裁剪合身的裙子和短外衣,然后走向办公室——走向正等待她签字的议案。

真奇怪,她想。她一辈子都在努力避免陷入单调的生活之中,养育两个孩子的时候,她已经是一名神采奕奕的律师;当她在政界驰骋的时候,婚姻生活也幸福甜蜜;她曾经是一家大牌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然后当上了女众议员,再然后是参议员,但与此同时,她也一直都是慈爱而尽职的母亲。她一直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无可挑剔,最终竟然就是为了这个结局,做另一种形式的家庭主妇——美国副总统。

作为副总统,她要帮助政治上的“丈夫”,即美国总统,替他收拾打理,并完成他布置的各种琐碎杂活。她得接见小国首脑,加入一些有名无实的组织,听下属装模作样的简报。她给出一些建议时,大家都彬彬有礼地接受,但是并不当真。她不得不鹦鹉学舌一般重复“政治丈夫”的观点,支持他的政策。

她真心钦佩弗朗西斯·埃克萨威尔·肯尼迪总统,也很感激他在选票上题名自己为副总统,但是她与他在很多事情上都有不同的见解。有时候她自己也觉得好笑,作为一个已婚女人,她成功摆脱了不平等的伴侣地位;现在她已经得到美国女性所能达到的最高政治职位,但是政策却使得她再次成为自己“政治丈夫”的附庸。

可是,今天她可以做一个“政治寡妇”了,而且她当然不能埋怨自己的“保单”,也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制。毕竟,这是一场不尽如人意的“婚姻”。弗朗西斯·肯尼迪行动得太快,太咄咄逼人。海伦·杜·普雷已经开始憧憬着他的“死亡”,很多怨妇就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