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先有天津沈阳道,后有北京潘家园(第2/15页)

  抗战胜利之后,日本各个右倾组织包括黑龙会在内都被美军取缔,支那风土学会逃过一劫,改名叫东北亚研究所。李济曾经代表战胜国中国东渡日本去调查和收回被掠夺的文物,结果东北亚研究所搪塞说玉佛头已在轰炸中被毁,李济无功而返。

  木户有三在四十年代去世,他最疼爱的孙女木户加奈长大成人,继承祖父衣钵学习考古。她在一次无意的调查中发现了玉佛头的下落,这才知道佛头与中国的渊源。出于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木户加奈认为祖父当年做错了事,希望能把佛头归还中国,以抵偿当年的罪过——当然,最后这句是她的说辞。

  我听着这个故事,靠在沙发上一直没搭腔。我在想一些事情。木户加奈的这个故事,可以和黄克武的故事相对照来看,许多细节都能对应上。通过这两段故事,许一城的经历差不多可以搞清楚了。

  可是这两个故事都缺少了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他们都无法回答,在1931年两人消失的一个半月空白,木户有三和许一城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而直觉告诉我,对于佛头之谜,这段经历至关重要。

  现在三个当事人里,许一城已经被枪毙,木户死于东京大轰炸,李济在台湾也没活几年就去世了。唯一的指望,是他们会不会留下一些文字记录当作线索。

  我盯着木户加奈,开口问道:“木户有三当年不是在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玉佛头的论文么?请问你手里有论文原文吗?”木户加奈似乎早有预料,她转身从里屋取出一个文件袋,里面装的是一份学报剪报的复印件,旁边还体贴地附了中文译文。

  我读完以后有些失望。这份报告其实很短,与其说是论文,倒更像是新闻稿。木户有意无意地省略掉了细节,只是含糊地说“在中国友人许一城协助下在内地寻获”云云,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全文大部分段落是在吹嘘大日本帝国在文化方面的丰功伟绩,跟“文革”大字报很像,全是空话。

  木户有三能得到李济的青睐,学术水平一定不低。他把论文写成这样,似乎是故意要把1931年的经历刻意抹除。

  报告的结尾还附了两张照片。第一张照片上有两个人,一高一矮,矮的那个穿一身咔叽布探险装,戴圆眼镜,还有一顶史怀哲式的探险帽,脖子上挎着一个望远镜;高个子穿一身短装中式棉衣,留着两撇小胡子,头上还戴着顶瓜皮帽,背景是北京大学校门。

  我家里和许一城有关的东西都被我父亲处理了,所以我从未见过我爷爷长什么样。说起来,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样子:蚕眉厚唇,还有一张方脸,和我父亲的眉眼十分相似,一看就有一种血缘上的颤动。望着祖父的脸,让我忽然有想哭的冲动。

  第二张照片,是木户有三独照,他还是那一身装束,站在个丘陵上,背景是一堵半坍塌的古城墙。墙体正中有一条隐约的缝隙,缝隙两侧的光影颇有些不自然。只可惜分辨度太低了,无法看清细节。

  照片旁边的注释说这是木户有三,摄于勘察途中,但没提具体地点。

  我注视爷爷的照片良久,深深吸了一口气,勉强忍住泪水,把剪报还给木户加奈。木户加奈注意到了我的情绪,多看了一眼,没说什么。

  “这么说来,玉佛头现在你的手里?”黄烟烟问。我注意到,她已经有意无意把自己当成了带头人。

  “准确地说,是在我家族中收藏。而它的处置权,则是在东北亚研究所手里,即使是我也无权单独做出决定。我能拿到的,就只有这几张照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