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寄芳笺遥传故人影,绣樱柳难觅檀郎踪(第5/12页)

“回去再说吧!”刘则轩笑道,“现在打你主意的人,可多着呢!”

两人上了车,郑涵的心里不停地思量:该怎样解释今夜的奇遇呢?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进了若希儿的香闺,发生了什么事?什么都没有发生?有人会信吗?若希儿要找一个叫柳寒江的人,她凭借一条领带找到了自己,而柳寒江在五年前早已失踪,郑涵通过一本还未曾谋面的书认识了他的妹妹……离奇得连郑涵自己都觉得匪夷所思。

说给别人,会有人相信吗?

而刘则轩什么也没有问,他面色沉静,嘴角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

他也知道,前方还有许多新的烦恼,在等待着他们。

曲终人散,月明影寒。

桑卫兰与夏谙慈回到“桑庐”,刚刚坐定,余妈便递来一封信,“桑老板,这是给您的。”

桑卫兰随手接过,“哦,谁送来的?”

“不清楚,有人送到门房的。”

素雅的淡蓝色小封,带着一种浓烈而奇特的香气,让人想起妖异而有毒的花。

桑卫兰皱眉,他不喜欢香水。

“这种香,我好像在别人身上闻到过,”夏谙慈低头思索,“是谁呢?”

别的香水目的是引诱,而它呢,只能让人联想到死亡。

桑卫兰拆开信封,朵云轩的暗花格子小笺,只有短短的一行字,桑卫兰看罢,面色凝重。

“你愁什么啊?”夏谙慈一本正经地说,“要么生下来,要么打下来!”

桑卫兰先是一怔,随即忍不住笑了,“胡说!”

他随手递过,原来是一个地址:稻香村二十号唐前燕(李楚岑)。

“李楚岑是谁?”这个名字,夏谙慈仿佛听过。

桑卫兰环顾左右,余妈与小芮皆知趣地退下。

桑卫兰点燃一支烟,有些出神地看着那火光的明灭,那使他想起了十六年前的那场大火,以及大火中被焚毁的,桑知非那些厚厚的卷宗,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花间四君子,你听说过吧?”

一些潜藏的记忆如火光电石般闪过,夏谙慈惊异得“啊”了一声。

桑卫兰有些惊讶地看着她,“怎么了?”

“我好像在哪里听说过,”夏谙慈蹙眉苦思,“不过,实在想不起了……”

“李楚岑在这个时候现身,”桑卫兰微微冷笑,“竟会有这么巧合的事?”

夏谙慈好奇心起,连连追问。

桑卫兰只得从头细细解释:

花间四君子,是二十年前沪上名噪一时的风流人物,皆是翩翩公子,青年才俊。

四人中有三人曾留过洋,回国后组“兴华社”,批评时政,倡导共和,一时间声名大噪。

四人于作为之外,更是多才。

其中“狷柳”周拂尘擅琴,羌管、琵琶、古琴以至西洋乐,无所不精;“修竹”柳忆眉相传为柳公权之后,法兼王柳,格局开阔,笔力雄浑,更别成一家;“病菊”李楚岑善画,尤擅工笔美人,妩媚细致,妙态传神,为当时一绝;不过个中翘楚,当属“雪松”东方楚,人谓面冠如玉,肝胆如雪。

诗书琴画,无不精妙,才冠当时。

亦有从政之能,指点江山,讽策时局,常有精辟独到之语,吸引了当时一群青年俊杰围绕身旁。

四人都出身世家,才情相仿,性情又相投,恃才傲世,人称花间四君子。

世人皆称四君子将大有作为,尤其是东方楚,可谓将相之才。

不料四人皆如流星火萤一般,转瞬一耀,只有东方楚去了日本,人所周知,但也不过在学术上略有建树,并无太大作为。

其它三人便若飞灰微尘一般,不知所踪了。

“竟然有东方楚?不会也和那个什么惨案有关吧?” 夏谙慈忙道。

桑卫兰笑而不答,点一支烟,殷勤递上。

夏谙慈接过,架式十足地抽了一口,却被呛得涕泗齐流,咳嗽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