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的假期(第2/13页)

小德问德婶张口就要五十块钱。德婶大吃一惊,这团鱼还没有钓到呢,就要这么多钱。小德摊开手说,你不给钱那我也就不钓团鱼了。德婶说,那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小德说,我要去买针,还有线。德婶说,就算买一百根针,一块钱也就够了,说到绳子,家里还有好多根秧线,干吗要买新的。小德说,那些线都朽了,轻轻一用力就能断的,团鱼就算上钩了,也能挣断线跑掉。

一听说上钩的团鱼会跑掉德婶就妥协了,但她也只答应给小德二十块钱。不能瞎花钱,德婶说,还要钱留着买猪肝呢。德婶的意思大概是只肯为小德花二十块钱,投入太多而又钓不到团鱼,这是万万不可以的,所以德婶的底线是二十块,而德婶以前给小德零钱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五块,是二十块而不是五块,由此可见德婶对团鱼的渴望。

小德拿了这二十块钱就去别桥。在那里买了一百根针,买了十块钱线,余下的钱吃了一支镇江大雪糕,看了一本录像,本来小德还想去打会桌球,因为没有认识的人,只看别人打了一会就离开了桌球室。临回家的时候小德又给自己买了一支大雪糕。

到家的时候德婶还没有回来,原来她跑到绸缪给小德买猪肝去了。小德很不高兴,说钩子还没有做好呢,你买猪肝中午做汤给我喝啊。德婶说,猪肝好贵呢,以前才六块钱一斤,现在都涨到十块。卖猪肉的吴家佬说现在外面钓团鱼的人太多,猪肝都抢着要,有的人为了买到猪肝都要跑到城里去。德婶的意思自然是为钓团鱼的人多而感到了压力,怕几十块钱都打水漂流走了。

讲到这里,德婶就问小德钱的事情。小德就说买了十五块钱的线。买线都要这么多钱。德婶叫起来。这可是最好的线。小德说,把线举到德婶的面前给她看,你看看,又细又结实。这样团鱼才只会看到猪肝一口吞下去,不会看到线。团鱼很狡猾,看到猪肝连着线就会不吃钩。看到德婶疑惑的样子,小德又补充一句,这些都是虎扣告诉我的。德婶就不说话了。在小德村子里,虎扣是钓团鱼的权威。

现在小德就开始制作专门用来钓团鱼的钩子了。先说用来插在地上的棍子,虎扣的全是用竹片削制而成,像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并排放在一起煞是好看。小德力气小,竹子又质地坚硬,所以放弃了美观,就挑了些看上去还算直的桑树枝,用柴刀把它们劈成二十厘米左右的小棍棍,再把一头削尖,这样就完成了一个部分。

然后是把线缚住针,这个程序就比较困难一点,新买来的针太滑了,线怎么也固定不住。小德想象团鱼怎么吃食,怎么挣脱,结果发现线很容易和针脱离,在模仿的时候,小德手被针扎了好几次。

德婶在旁边默默地看着,她帮不上忙,而且也怕自己的关心正好给了小德不钓团鱼的借口,光今天一天可就花了二十几块钱啊。所以德婶不说话,站在那里也不走开,好像是鼓励和监督小德要坚持下来。

小德最后发现先用线穿过针孔(即使小德买的线已经够细了,可也只能让一股穿过针孔,然后穿过去的一股再和余下的两股扎起来,线头而外的部位要用火烫一下,形成黑的结头能更牢固),然后在针的腰部位打一个双环节,就能够使针和线的结合异常稳固。这样第一把钩子就做成了。小德一口气做出来了三十把钩子。

德婶看着被小德码在一起的钩子,说实话,由于钩子的主体是桑树枝,它们一点也不起眼,但由于崭新的线在树枝上绕起来的一匝,还有闪光的缝衣针,甚至如果德婶看到每根钩子变成了一只只团鱼在地上爬动,那这些钩子无疑是美的。德婶内心的微笑也是无可厚非的。她提醒小德时间已经不早了,赶紧把猪肝切好穿在钩子上。然后她就开始忙着做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