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等知识分子、以文雅著称的名人,一般而言极其博学(第2/8页)

然而,他仍有一本书由专业人士出版,印量达到了一千册。在当时,一千册可不算小数目,对于阿尔杉茹来说更是如此:他的前几本书都没有超过三百本;其中最后一本,也就是极其重要的《巴伊亚家庭混血记录》,只印了一百四十二册,纸就用完了。一百四十二册,数量如此之少,却足以掀起轩然大波。当库何又找来几捆纸,打算再多印几本时,警察来了。

《巴伊亚美食——起源与做法》的命运要好一点。某个邦凡提——出身不明、人品可疑——在主教堂广场开了一家货色齐全的旧书店,是贩卖教学书目与剥削大中学生的专家。他从学生手里便宜进货,再把同样的书高价卖出:选集、对数表、词典、法律或医学条文。佩德罗·阿尔杉茹是那儿的常客,喜欢和这位黑手党党员天南海北地闲扯,甚至在购买大仲马的《一个医生的回忆录》时赊欠了他几个铜板。虽然是本二手书,但很完整。这也证明了书商有多么尊敬他,因为他不允许任何人赊购。

邦凡提出版过几本小书,目的是帮助不开窍的学生通过巴伊亚中学或私立高中的考试:费德鲁斯寓言(拉丁语笔试必考书目)的葡语译本,代数几何的习题答案,一些语法概念,《葡国魂》分析——每本都印得很小,以便学生偷偷带入考场查阅。为了使学生所受的教育更完整——学生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意大利人还印刷、贩卖一些色情刊物,这类书籍的顾客也包括一些令人尊敬的绅士。

除了书籍,将巴伊亚混血儿和古铜肤色半岛人联系在一起的还有美食。他们两个都品位高雅、食欲旺盛,而且都是做菜的好手。阿尔杉茹在某几道巴伊亚菜的做法上难逢对手,他的浓汁鳐鱼无与伦比。邦凡提做的香菇意面好吃得让人舔手指,还抱怨巴伊亚缺少一些不可或缺的材料。在周日午餐与平时闲谈中,两人想出了这样的主意:把口耳相传或者有文字记录的菜谱整理出来,编写一本巴伊亚美食。

校对时遇到了不小的麻烦:邦凡提想要把书变成一本单纯的菜谱,最多加半页前言;阿尔杉茹却要求全文出版,不得删减:前半部分是调查、评论、详细的研究,后半部分才是菜谱。最终,这本书以完整版问世,却用了好多年才卖完,可能因为“厨房手册本来就是给家庭主妇看的,不该有文学、科学”,就像邦凡提声明的那样——他抱怨遭受了损失,拒绝支付作者报酬——可能因为“奸诈的意大利人印了一千多本”,也可能因为读者不感兴趣。阿尔杉茹去世之后,邦凡提还有一些存货,只有区区几本。

然而,即使过去人们不感兴趣,随着时间的流逝、城市的发展进步、工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兴起,巴伊亚美食已经赢得了全巴西的关注。里约和圣保罗都出版了多本菜谱,印刷精美,配有彩图。记者、上流社会的太太甚至连在“胜利长廊”经营饭店的法国老板都变成了即兴作者——《巴伊亚厨房》《巴伊亚美食甜品一百例》《棕榈油、椰子、辣椒》《非洲—巴西厨房》《雅娅的椰蛋布丁》,等等等等——他们每个人以及每个人的出版商都从中赚了一大笔钱。

在唯恐天下不乱的盖拉看来,所有这些作品都是对阿尔杉茹小册子公然无耻的剽窃,没有添加一点原创性的新东西。不仅如此,他们因为没用或者冗长——“一群笨蛋!”专栏作家愤怒的呼喊——而省略了研究、调查、结论,只留下了菜谱部分。而一个里约记者——他最懒,也最不要脸——只在巴伊亚停留了短短一个星期,就剽窃了所有部分,连一页都没有放过。更糟糕的是,一个卑鄙小人改写了阿尔杉茹的概念,将它们丑化得惨不忍睹。学者盖拉拒绝虚假:“但是你要知道,我既不是民族志学者,也不是民俗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