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重归北府(第3/4页)

刘裕心中感激,何无忌是刘的外甥,关系密切,该比其它将领更清楚刘牢之的心意,在这等情况下仍来提醒自己,非常够朋友。

孙无终开腔道:“现在朝廷正值用人之时,下将认为该多予小裕历练的机会。刚巧琰少爷正向我们要人,小裕又是琰少爷熟悉的人,故是最适合的人眩请刘爷考虑。”

这番话说出来,属刘牢之派系的将领,人人睑露不自然的神色。因为孙无终的话等于暗示他仍不信任刘牢之对刘裕的诚意,所以希望能让刘裕到谢琰底下办事。

反是刘牢之丝毫不介意,微笑道:“这是个好主意。”

刘裕对孙无终甘冒开罪刘牢之之险,提出这个建议,心中一阵感动,同时也知道刘牢之绝不会放自己到谢琰处去,事情不会如斯简单。

果然刘牢之的心腹高素道:“刘大人经过连场大战,长途奔波,已是非常疲倦。我认为该让刘大人好好休息一段日子,乘机衣锦还乡,与亲人欢聚。这该是最好的奖赏,我也巴不得有这机会哩!”

众将同声哄笑纷纷称善。

表面看来,他比孙无终更体恤刘裕的情况。

刘牢之含笑点头道:“确是更好的主意,小裕你有什么意见?”此话等若否定了孙无终的提议。

刘裕心忖敌人赞成的,当然要反对。自己孤身回京口,目标明显,顿成高手如陈公公等的刺杀目标,还是留在广陵隐妥点。

忙道:“卑职只是适逢其事,根本算不上什么成就,岂敢厚颜回乡炫耀。请统领大人另派任务。”

他心知刘牢之怎都不会让他得到谢琰的庇废,索性抱着天掉下来当被盖的态度,看他有什么对付自己的手段。

刘毅和何无忌都不敢说话,怕被刘牢之看穿他们和刘裕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无终起不到任何作用。

刘牢之的另一心腹大将竺谦之欣然道:“朝廷不是向我们要人吗?我认为刘将军是最适合不过的人选了。”

孙无终、刘毅和何无忌三人登时色变,朝廷由司马道子所控,如把刘裕交给司马道子,与送羊入虎口有何分别?刘裕肯定不能活命。

刘裕则心中大骂,如此岂非硬逼自己脱离北府军,逃往边荒集当逃兵吗?实在太卑鄙了。

孙无终忍不住道:“现在南方谣言满天飞,把小裕和边荒的天降神石硬扯到一起,已大招朝廷之忌,琅琊王怎肯重用小裕呢?”

刘牢之神色自若的朝刘裕瞧去,道:“小裕在这里最好不过,就由小裕亲自解说这件事,我上报皇上,以释他的疑虑。”

大堂内静至落针可闻。

刘裕颇有任人宰割的无奈感觉,更清楚只要说错一句话,让刘牢之拿到把柄,可治自己造反的死罪,谁也不敢为自己说半句好话。正容道:“我敢对天立誓,什么一箭沉隐龙,正是火石天降时这两句话,完全是信口雌黄。隐龙确是被火箭烧毁沉没,但却是在被围攻的情况下。两件事确是在同一晚发生,但是否在同一时间则只有老天爷晓得。两句歌谣出自荒人卓狂生之口,目的是令荒人团结在一起,是一种激励人心的策略。岂知传到边荒外便变成另一回事。”

他能说的就是这么多,刘牢之不接受的话,只好打出广陵去,看看燕飞的免死金牌是否仍然有效。

刘牢之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微笑道:“我完全信任小裕,这件事我会亲自向皇上解释,担保没有问题。”

众人纷纷称善,均对刘牢之肯把如此犯司马氏皇朝大忌的事揽上身,看做是对下属的爱护。孙无终、刘毅和何无忌三人则心中纳闷,摸不着头脑。

难道刘牢之真的改变了对刘裕的看法。

只有刘裕明白刘牢之是另有对付他的手段,故大卖人情,使北府兵诸将领误以为他对刘裕爱护有加,将来纵是刘裕出了岔子,也没人怀疑与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