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情感:每日面对的内心冲突(第6/7页)

“然而面对1999年5月8日,我们仅有悲伤、痛苦与气愤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拥有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认识。这个世界并不像善良的人们想象的那样善良,霸权与侵略一直就在我们身边。要想世界真正和平,中国必须强大,让我们一起加油,把心中强大的中国梦尽早变为现实!”

我至今都能感受到当初写下这段文字时心中的痛苦,情感无数次想挣脱理智的束缚,想最大限度地发泄愤怒,但最后还是在气愤与理智之间寻找到结合点,因为正如我在结尾所写的:仅有愤怒是不够的。

在事情发生的第二天,我听到一个段子,是骂克林顿的。

“我们每一个人在天堂中都有一块表,上帝看每一个人在人间的好坏表现,来决定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如果你在人间总做好事,上帝就会让你的表走得慢一点,这样你就可以在人间长寿;而如果你总在人间做坏事,上帝就会让你的表走得快一些,这样你就在人间短命。5月9日这一天,有人上了天堂,好奇地寻找克林顿那块表,结果被告知,由于天堂炎热,克林顿那块表被上帝拿去当电扇了。”

哈哈大笑中,反映了中国人的一致心理。发泄愤怒是容易的,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窗户被砸了,车被烧了,美国驻成都领事馆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更有趣的是,在东北的长春,一个愤怒的中国小男孩将校园内一名美国外教的儿子结结实实打了一顿。

中国当然要说“不”,主权受到侵犯,三个生命的逝去,没有愤怒那才奇怪。

但显然,一味地愤怒下去并让愤怒超越界限也不是办法。

我相信如果听任愤怒前进,美国在中国的大使馆和领事馆在几个小时内就会消失,很多在华美国人的日子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但中国人没有,几天之中,中国人寻找到了愤怒和理智的最好结合点。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只有自身的强大才是最好的报复。

几年前,一本《中国可以说不》风靡一时。中国当然可以说“不”,可是说“不”显然不单单是一个发泄民族情绪的问题。

在中国驻南大使馆被炸之后,我听到不少人对我说:“老毛头那时候多厉害,美国佬怎么啦,照打不误。”听到这话,我理解说这话人的心情,但是要知道毛主席的强硬有其冷战时代的时代背景,如果让我们真的回到老毛头的时代,人们就真的舒服吗?毛主席的强硬是建立在闭关锁国的基础上,而闭关锁国的结果就是自身日渐落后、内乱不断。如果我们能在强硬的那个年代,合理地解决说“不”和强大自身的关系,早一点打开国门,也许今日我们说“不”的底气就会强得多。

今天的中国不是没有说“不”,但有策略地说“不”正是为了明天说“不”更有影响力更加掷地有声。

我当然能够感受到这样做时的痛苦,甚至有一些决策者也和我谈过他们心中的这种痛苦。在今日世界之中,弱肉强食,不讲策略地说“不”最后只能使自己日益虚弱,那样的后果不堪设想。

邓小平在很多年前说过这样一段话:韬光养晦,沉着应战,决不当头……

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这段话中读出不同的含义来。有人读出痛苦,有人读出策略,有人读出伟大,然而不管你怎么想,在目前的局势下,都得这样做,而且越是高层,对其中的深意理解得越深。

在这个时候,作为中国人的一员,我常常会有一种咬紧牙关有一些眼泪和委屈咽回肚子的感受。可今日不在理智与情感间寻找最好的结合点,明天我们就无法大声说“不”。在我们所遭遇的种种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之中,这是最大也是最痛苦的,而这又是必须让理智占上风的长久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