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暗线密布(第6/27页)

“那么……”

“殿下,魏王不会同意的。汉帝是魏王扶持起来的,虽然现在只不过是尊泥胎木雕,但魏王是绝不会让他烂在自己手里的。”司马懿沉声道。

挟天子以令诸侯。

当初接汉帝进许昌,魏王总以为这是自己的得意之笔。可过了一段时间,却发现手里的是个鸡肋。二十多年了,不论是吕布、袁术、袁绍、孙权这些割据军阀,还是刘表、刘璋、刘备这些汉室宗亲,没有一个诸侯肯听从那位天子的号令。到头来,魏王空有挟天子之名,而无号令天下之实。早先汉帝诏书封魏王为大将军,袁绍为太尉。结果袁绍因为官位排在了魏王后面,当着传旨宦官的面,破口大骂,甚至威胁要起兵清君侧。当时魏王要打张绣,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不得不把大将军的官位让给了袁绍,自己再退一等,做了司空。

各方诸侯都骂魏王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而手中的傀儡皇帝,更是隔三差五就衣带诏、宫廷政变地闹腾个不停。有心要将汉帝废掉,又怕那块“匡扶汉室”的破烂招牌毁于一旦,更怕坐实了诸侯们的指责。既然给自己立了牌坊,就不能再自己把它给拆了。

曹丕沉默了一会儿,问道:“还是让蒋济来查这些事吧。对了,我听说父王下令让曹彰起兵二十万,前往汉中,这件事你怎么看?”

“殿下多虑了。”司马懿低着头。

“哦,何以见得?”曹丕眼中闪过一丝寒意。

“鄢陵侯曹彰征讨乌丸、降伏了鲜卑轲比能,北方已经没了什么战事。现在召曹彰去汉中,应该是为了攻打刘备。曹彰素来勇武过人,深得魏王喜爱。但魏王也明白,他只是个将才,不会对他有什么过高的期望。”

“那曹植呢?”

“他只能算是个文人骚客,如今在魏王心中的地位,或许连曹彰都不如。”

“只可惜他自己不这么想。”曹丕摇头道,“他最近蹦得挺欢的。他那位首席谋士杨修,不是在汉中被父王关进了木笼么?有没有机会送他一程?”

“殿下,许都离汉中甚远,消息来往传递,要将近一旬的时间。就算我们这里设好了局,到了那边,或许情形已经变了。”司马懿语气很是平和。

“我是觉得,虽然那个杨德祖看起来疯疯癫癫的,但终究还是有些本事。”

“殿下不用担心,魏王那里有程昱。”司马懿低声道,“只要有他在,杨修怕是回不到许都了。”

曹丕若有所思地摇摇头,然后又点了点头,正待开口说话,却听得殿外的侍卫高声通传道:“殿下,汉中八百里加急军报。”

“呈上来。”

一个沉甸甸的铁匣被呈了上来,曹丕从腰间摸出铜匙,插进铁匣。左转两圈,右转三圈,里面的锁头发出“啪哒”一声脆响,开了。从铁匣中拿出管竹筒,竹筒一端火漆上的纹章丝毫无损。曹丕捅破火漆,展开里面的一小卷帛书,上面是魏王那熟悉的笔迹:

“王平叛逃,徐晃重伤,我军于汉中折损将士三万。消息传到许都,必定人心浮动,我儿应提早做好部署,以防有变。另,近日荆州关羽时有异动,樊城于禁屡次告急,为父已调遣曹仁整饬军备,拟于近日驱兵前往樊城增援。”

曹丕将帛书卷起,凑到油灯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

“我们在汉中初战失利,折损了三万人,徐晃受伤,王平投蜀了。父王要我注意下许都,免得生乱。”曹丕对司马懿道,“但许都现在已经乱起来了,在父王回来前,我们必须把这一切平息下去。我想,让曹植稳一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