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赚钱之道(第2/3页)

“那我举个例子。”叶纤红笑了笑,没有拒绝。“比如我们这附近没有人种茭白,你和三叔种上几亩,天天挑到市里去卖,就算一块钱一斤,是不是比种田赚得多——”

“种茭白,这个我们也不会啊!”三婶自然知道茭白好吃,比普通蔬菜贵多了,如果能种出来卖,就算一亩卖一千斤,家里四亩地就能四千块了,比厂里上班赚得还多。

“我只是举个例子,比如你养一百只鹅,一般半年就能卖了,一年养两批,就是两百只,你算算有多少钱?如果养得更多呢?”叶纤红继续说道。“只要你不怕辛苦,是不是比种田赚得多了?”

叶纤红想到现在村子里,家家户户似乎一个样,都是养一到两头猪,十几只鸡,很少有人规模化饲养。

“这倒个好主意。”三婶频频点头,觉得不愧是做大老板的人,随便一张口,就说了一个好主意。

不过干这些都需要本钱,她跟村里人一样,都怕投资,怕失败。

家里本来就没有钱,如果再贴进去,那可心疼死了。

最好像安安的那几个同学一样,帮他卖衣服,一件赚一块钱,那就没有风险了。

她们夫妻会关心这个,说到底,是因为这个是无本钱生意,赚得又多,所以才羡慕了。

小舅妈虽然没有出声,耳朵却一直竖着,仔细听叶纤红说话。

因为婆婆的原因,叶纤红才会特别善特自己一家,不但让自家开起了店,还拉来了生意。

这等于是百分百让自家赚钱啊!不管谁得了这个机会,都能一样赚到钱。

不过就算赚得再多,她也不可能完全满足,想到家里的婆婆每年都养不少鸡鸭鹅猪,如果像外甥女说的,找个地方养它上百只,那一年不是也有几千块收入了吗?

家里养东西,虽然苦了点,却不影响干其它活,等于是种田之外,又多了一大笔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甚至可以把这些想法告诉娘家的哥哥嫂嫂,让她们也这样干,那以后自己家,每个人都成有钱人了。

“还有别的办法吗?”三婶见叶纤红不出声了,继续追问道。

“当然有。”叶纤红笑道。“你们还可以开店,卖什么都行,只要是吃的,穿的,用的,老百姓用得上,总归有人会来买。”

“这个我们都不懂。”三婶实话实说,“如果真的去开店,不亏死才怪。”

“开店其实不难,难就难在找对项目。”因为是聊天,叶纤红不可能给他们具体的项目和方案。“最保险的是卖吃的,只要你做出来的东西味道好,就不怕没生意。”

“这个太难了,我们都没学过厨师。”三婶笑道。

“如果开小店,倒不用学厨师,只要学会一两样招牌菜就行了。”叶纤红知道前世有很多特色地方小吃店,店铺不大,生意却很好。“比如你做酥鱼特别好吃,就可以开家面店,重点卖酥鱼面,再搞些鸡肉、蛋饺,弄碗三鲜面,就差不多了。”

“对哦。”三婶忍不住拍了一下膝盖。

她长这么大,还只去过一次小饭馆,那是去年过年前,因为赶车,没吃早饭就出发了,回来时等车,肚子都饿了,就去车站边吃了一碗三鲜面,花了好几块钱,把她心疼得要死。

不过那面条,确实很好吃,如果自己学会了,开店去卖也能赚钱。

“小红,你别乱忽悠你三婶了。”叶知书知道女儿的本事,却担心因为她的话,老三家真的去开店了,那万一亏了,不是要怪到女儿头上吗?

“没事的,大嫂。”三婶笑着替叶纤红开脱。“小红说的话很有道理,刚刚听她一番话,感觉自己长了很多见识似的,效果比去城里见世面都好。”

这是她的心里话。

因为长期在农村生活,外面的世界离她们其实很远,就算这几年交通比以前方便了,去城里的次数也多了,她们依然活在过去的习惯里,没有丝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