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工厂开工(第2/3页)

原以为一切随着宋保国的调离,而划上了句号,没想到又起了波澜。

想到谢市长这两天,正踌躇满志地享受胜利成果,肯定没想到这么快就翻车了。

这件事不用想,也能猜到是宋保国搞出来了,因为只有他,才会这么恨谢市长,所以设了这样一个局。

当然也有可能是高书记筹划的,毕竟他对谢市长最近的表现也不满意,正好借着两人的矛盾,嫁祸于宋保国。

但是不管怎么样,这样的结果对自己都是有利的。

原本权力被他们几个实权派瓜分完了,现在这几个人倒了霉,他们就有了机会。

特别是肖东胜作为市委常委,排名比较靠后,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往前挪一挪了。

想到这里,他冷静下来,打算好好筹划一下,如何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几天后,这件事尘埃落地,谢市长背了个党内警告处分,在常委会上做了检讨,而宋保国已离开虞城,去欣昌县报到了。

当然,这是后话了。

——

工厂这边派出销售队伍之后,王茂琳作为负责人,亲自在余杭坐镇,天天打电话回来,向叶纤红汇报在那边的销售进展。

叶纤红也没催他。

销售新产品也好,开发新市场也好,都没那么容易。

这次叫她出去,只是提前让她适应一下市场,真正的订单,估计得大家从滇省归来后,再慢慢想办法了。

没想到当天晚上,她就传来了好消息。

原来余杭那边恰好要开一家新的大型超市,愿意把货架的订单交给他们做,前提是,他们希望工厂能照他们的要求,改变一下货架的样式。

这当然没问题,王茂琳连忙答应下来。

叶纤红一听,也喜出望外。

看来自己给工厂的定位是正确的。

这时候大多数工厂都采用的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那就是根据市场需要,开发出新产品,然后给产品打销路,而不是按照客户要求进行生产。

如果碰到今天这样的情形,顾客有特殊的要求,他们就会怕麻烦而选择拒绝。

原因很简单,因为手里已有了一批加工完成的产品,如果顾客提这样的要求,他们要么重新做,要么修改。前者会造成积压,后者会增加成本。

叶纤红非常清楚,前世大多数加工企业,都是按照顾客提供的图纸或样品生产的,很少有自己开发出产品,然后拿去推销的。

除非是一些拥有核心技术或者专利的产品,别人做不了,只能向你购买的,才可以推销成品。

他们工厂现在刚开始,手里既没有批量完成的产品,所以不必担心有成品会积压。

产品怎么做,只需要花点时间,重新制造样品就行。

跟那边签好合同后,王茂琳连夜回到虞城,到工厂那边,和大家商量生产事宜。

第二天一早,王茂琳和郑建国等人就完成了样品的制作,然后把生产任务交给新上任的科长,才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他们得回家准备一下,下午就要出发去余杭坐飞机,准备去滇省了。

这时候能坐飞机出去旅游的,都不是普通人,别说苹苹兴奋,连乔昌智、谢建奇都激动不已。

因为大家都没坐过飞机,叶纤红怕大家闹出笑话,就提前跟他们说了一些注意事项。

比如飞机起飞时,嘴上含一片口香糖,当耳鸣不舒服时,可以不停地咀嚼,并吞咽口水,耳朵就会舒服一些。

当空中小姐送饮料和飞机餐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要什么,费用已算在机票里了,不用另外花钱。

到机场换好登机证,几人进了候机大厅,等广播通知登机,众人才一起上了飞机,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来。

“姐,我们到了那边,住哪里?”安安和郑兴旺坐在叶纤红两边,忍不住东张西望,见飞机上还有一个金发蓝眼的白人,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这时问叶纤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