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草原上的小花豹(第2/7页)

华人协会会长、中国大使、公司代表分别讲完话后,大家一边站着吃自助餐,一边三五成群闲聊。

翰文举着相机四处拍照。大多数人看见镜头对准自己,都会挺直腰身,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庄重表情。只有一位短头发的女孩,却对着他的相机像吊死鬼一般吐出舌头,还用手比作手枪的姿势,对准了旁边的长发女孩。那位长发女孩看见他过来,早已把手里的烤串放在盘子里,做出一脸淑女的表情。

“二姐,你能不能乖乖让大记者照张相啊!?”长发女孩不满地瞪着短发女孩。

“你们是姐妹俩?”翰文问。他通常不同女孩搭讪,此时却忍不住问了一句,因为这两位无论从长相、身材,还是穿着打扮,都不像是一家人。长发女孩身着白色绣花长裙,黑发齐齐整整披在肩上,而短发女孩白色衬衣外罩着黑色马甲,白色紧身长裤套在黑色长靴里。如果她手里持根皮鞭,头上戴顶头盔,他会以为自己是不是来到了内罗毕赛马场。

“不是。”长发女孩回答。

“那你为什么叫他二姐?”翰文问。

“因为我比她大,是为姐。比她二,是为二姐。”长发女孩正在犹豫,短发女孩抢着回答。她的声音有种让人过耳不忘的奇特魔力。

“她说得完全正确,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长发女孩说。

“你可别看她一脸无公害的表情,其实二起来比我还疯呢。”短发女孩说。翰文发觉她笑起来两眼弯如新月,满脸的调皮瞬间变成了可人的妩媚。

“好吧。两位姑娘请继续品尝美食,我再拍点照片。”翰文没有问她们的姓名,端着相机继续给大家拍照。

“康翰文大记者,我能跟你谈谈吗?”短发女孩说,语气变严肃了,听起来像是老师对学生说“放学别走”。

“好啊,等我拍完照吧。”她知道他的名字,这并不令他感到惊奇。住在内罗毕的华人不过数千,他又是记者,四处采访,她肯定听说过他,也许还在某个工程项目的现场见过他站在摄像机前一本正经做报道的样子。

她要谈什么呢?邀请他去采访某个项目?很有可能。在非洲的中国公司都想找机会上华夏电视做免费宣传,有点什么事就请他去采访。可很多事件并没有新闻价值,让他很是头大。有时实在拗不过人情,他只好带着摄像机去现场拍录一番,然后说报回去请北京总部的制片人定夺。

翰文小声问另一家新闻机构的记者认不认识这两个女孩。那人告诉他说长发女孩叫畅畅,父母在内罗毕开了一家专卖中国商品的小超市,她很小就来这里生活,刚在美国上完大学回来,正在找工作。短发女孩叫林雪颢,在“拯救大象组织”(Save the Elephants)工作,经常主动上门去中国公司宣传保护大象。公司老总们很是头疼,见她就躲。

翰文知道雪颢要谈什么了。这是他最不想碰触的话题。他一边拍照一边往草坪边缘移动,想趁她不注意偷偷溜走。

“记者大哥,你不是要逃走吧?”正要踏上草坪外的碎石路,却发觉雪颢赫然站在面前。她一只手叉在腰间,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翰文觉得自己像是刚钻进鸡笼的小毛贼,还未伸手就被目光如炬的地主婆逮个正着。

“不是,不是,我,我是想站在马路上,拍张聚会的全景图。”他这个久经沙场的大男人在这个小女孩面前居然结巴了,连他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

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绿草如茵,空气里飘着草坪刚刚修剪后的清香。这是肯尼亚惯常的晴天。刚来时翰文为摆脱北京的雾霾天兴奋不已,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偶尔早晨起床,没见着阳光,他会觉得是不是又回到雾霾重重的北京了。

草坪中央有一株蓝花楹,当地人称为Jacaranda。一树紫色的花开得如火如荼,树下散落着一圈紫色的花瓣。如此美好的天气,如此整齐的草坪,适合玩飞盘,适合喝啤酒,不是太适合谈论那些沉重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