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4/5页)

难怪她夫君觉得先生不是一般内宅妇人,性子确实比别人要来得洒脱。

因为要赶着将两家婚事定下来,他们也没在青州停留多久,第二日就和何知远夫妇一起往府城出发。

到了府城,何知远有公务要汇报给崔大人,两人在前衙讨论事情,自然没时间过来,倒是崔夫人带着丫鬟婆子亲自过来招待。

崔夫人得知顾四郎身份,一早就请人去打听顾家家境。自然也知晓这人就是她住宿过的饭馆的老板娘。

她虽看不起商贾,可现在两家即将结为亲家,再加上对方还是出自衡阳林家,她倒也没有怠慢。

李瑾萱上前寒暄一阵,都是一个圈子的,崔夫人跟李瑾萱很熟识。

待李瑾萱将三十件礼物奉上,开始提极亲事。

自家女儿名声已然传出去,崔夫人自然不能像普通人家那样拿乔,只想赶紧把这门婚事定下,好把舆论压下去。

意思意思瞧过礼物,也没有为难。当然这些礼物也确实是准备得很用心,让她挑不出毛病。

双方交换名帖后,崔夫人装作无意间提及,想多留女儿几年。

林云舒也表示认同。作为后现代人,她是真不喜欢男女还未成年就结婚。这无疑是提早消耗生命。

林云舒果断答应了,崔夫人如释重负。

定完亲,崔夫人提出一事,“府中请了位大儒,不如让四郎一块读书吧?这也是我家老爷的主意。”

小四猛得抬头,不可思议地看着她。之前崔大人也留他住下,说是可以帮他看看功课。可小四知道他管着偌大一个州府,没那么多时间,自然不好打扰。现在得知府上有大儒,十分心动。

林云舒看向小四,让他自己拿主意,小四想了想,站起来拱手向崔夫人行了一礼,“多谢崔婶子。”

崔夫人将他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通。

虽说这孩子样貌和家世都不能跟李明彦比,但人品倒还可以,人也知上进。他们家主动推他一把,他将来考中进士,她的囡囡也能当上官太太。

怀着这样的心思,崔夫人对顾四郎满意了几分,吩咐下人给他收拾客房。

小四有些迟疑。若是住在这里,难免寄人篱下。

林云舒却直接拒绝了,“不好叫夫人费心。我打算在府城置一间院子给他读书。”

崔夫人见她执意如此,也没强求,说了几句勤勉好学之类的话。

小四站起来,不卑不亢拱手道谢。

婚事定了,林云舒在府城停留两天,找了牙人在府城县衙周围购了个一进院子。打扫完后,又让两个儿子到铺子里采买些个人物品,又买了两个下人专门照料小四起居。

林云舒又从怀里递了两百两银子给小四,“这是束修,虽然咱们两家是岳家,但是不要给人家添麻烦。”

小四接过来,握紧拳头,暗暗发誓一定会好好读书。

临行前,林云舒还特地找了何知远,请对方一定要记得照看小四,“他就要去崔家读书了。我们住得远,许多事情都是鞭长莫及。你若是去府城汇报事情,不如多开导他。他年纪尚幼,又没经过事。少年心性,被别人挤兑几句,心情低落,我担心他会做出傻事。”

吃软饭也是一门技术活。自古以来,大男子主义就是男人的通病。小四也不例外。

这只是一件小事,何知远自然满口答应。

林云舒又试探着问起朝廷是否能解除海禁。

何知远迟疑了好几秒方道,“先生有所不知,圣祖爷建国没多久,也曾跟外国通商,可那时国外各国正被黑死病蔓延。圣祖爷担心此病传染国内,就下令封锁海禁。”

林云舒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个原因,却又道,“从汉朝以来海上贸易就能为国家增加大笔赋税。我们国家的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等都是国外的畅销品,放弃这么好的赚钱机会,不是很可惜吗?若是担心有传染病,可先发一艘船出去试试水,若是国外没有疾病,绝对是一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