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4/7页)

张笑起来,一阵高声大笑使康维领会到中国人在尴尬时的“要面子”:好像是明白了一个并不好笑的笑话而做出一种礼貌的假象。“我觉得你们没有什么理由为这事担心,”隔了一会儿张回道,“毫无疑问,我们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你提供帮助的。你们也想象得到,确实是有些困难,但只要我们都能理智地处理问题就好,而不要过分仓促行事。”

“我不是在催您,只是想打听一下有关脚夫的消息。”康维说。

“好,好,亲爱的先生,这是另一个问题了。我很怀疑您能否轻易找到愿意去走这段路程的人。他们在这峡谷里有家,不会乐意离家去长途跋涉的。”

“可以说服他们去,他们今天早上不也护送您出去了吗?”

“今天早上?哦,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那是怎么回事?我们与你们巧遇的时候,难道你们不是要去旅行吗?”

张不作答。过了一会儿,康维用一种更平静的口气说:“我明白了。那次相遇不是一次邂逅。实际上我一直在纳闷这件事。这么说,您是有意来拦截我们的。这使人想到您一定是事先知道我们会来这个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这番话在异常宁静的环境中注入了一种紧张的气息。在灯笼散发出的光晕之下,这汉族人的脸庞显得平静且轮廓清晰。这时,随着一个轻微的手势,张打破了这紧张的气氛;他掀开一块绒绣挂毯,打开后面一扇朝向走廊的窗户,碰了碰康维的胳膊,示意同他一起呼吸外面凉爽纯净的空气。“你真聪明,”张梦呓似的说,“但你说的并不全对,因此,我得忠告你,不要再用异想天开的话让你的朋友们担心了;听我的,您和他们在香格里拉都没有任何危险。”

“可我们焦虑的并不是危险,是时间。”

“我理解。不过你们不得不等待。”

“要是短短耽搁几天,而且如果确实有必要的话,那我们自然得尽量容忍一下了。”

“您太明智了,我不要求别的,只求您的同伴在这里过得愉快。”

“这倒也不错,就像我曾告诉过你的,对我个人而言,这没什么。这是一次新奇而有趣的经历,而且,不管怎么说,我们也得需要休息一下,调整调整。”

他凝望着卡拉卡尔那闪光的金字塔般的山峰。此刻,明亮的月光下,它仿佛伸手可触,鲜明地映衬着远方天边的碧空。

“明天,”张说,“你们会对这里更感兴趣。你要是累了,这儿是个休养生息的好地方。世界上恐怕没有多少地方比这儿更好了。”

确实如此,当康维继续凝望这座山时,一种更为深邃的恬静涌遍了他的全身。这副壮美奇观让他如此心满意足,仿佛已完全占据了他的眼睛和灵魂。此刻没有风,因而这里的宁静不受到丝毫的搅扰,这与前天夜里那高原荒野上肆虐的狂风形成了鲜明对比。整个山谷就像一个内陆港湾,而卡拉卡尔则犹如一座灯塔,俯拥着它。他思来想去也找不到更好的言词来形容它了。山顶的冰雪反射着月色光芒,散发着冰蓝色的光晕,产生了一种交相辉映的效果。

他不由询问起山名的含义,张回答:“卡拉卡尔,在山谷方言中的意思是‘蓝月亮’。”

康维没有说出他的结论,他认为自己和同行的其他人来到香格里拉,在某种程度上,这里的人们事先已经知道了。他心里有数,必须这么做,因为他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可是等到清晨降临,他却对这种想法感到一丝困惑,虽然只是一种猜测,但他担心会引起别人的过分注意。一方面他坚信这地方存在着某种神奇之物。而昨晚张的态度远不能打消他的疑虑。他们几个实际上成了囚犯,除非当局能以恰当方式解决问题。很明显,他有责任尽快促使他们处理这件事。毕竟,他是一位英国政府的代表。至少,一个藏传佛教寺院如果拒绝他的任何合理要求,那绝对是不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