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4/6页)

巴纳德惊叹道:“太美了,一个小巧玲珑而如此神奇的地方!”他们跟张走进一个四方开空的亭子,这更让康维高兴。亭子里有一架拨弦古钢琴和一架现代钢琴。康维觉得这似乎是整个下午所见到的所有神奇之事之物中之最甚。而张也很坦诚地回答了他所有的问题,张对他们说,喇嘛们极为敬重西方音乐,收有欧洲所有经典曲目的乐谱,可以用各种不同的乐器演奏其中的一些名曲,他们尤其喜欢莫扎特。

巴纳德一直操心着交通运输的问题:“这钢琴该不会也是从我们来的那条路上弄进来的吧!”

“确实别无他路。”

“是吗,这简直可以解释一切了!那么,看样子再加一台留声机,一台收音机,就一切齐全了,不过你们还不了解现代流行音乐吧?”

“噢,没错。我们已经把报告送上去了,不过有人认为大山里面无法接收无线电波。留声机嘛,也早就向上面建议过,可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太着急。”

“我相信,你就是不说。”巴纳德回道,“我也会知道,那句‘莫心急’,一定是你们这个社会组织的口号。”他一阵大笑,然后接着说:“好吧,咱们具体说吧,如果到时候,上面决定要一台留声机了,那需要通过哪些程序呢?自然,厂家是不会把货送到这里的。我敢打赌,你们一定在北京、上海或者别的什么地方有代理人,而到你们收到货时,肯定每件东西都得花不少钱。”

可惜张不再像之前那样直率了:“你确实精于推理,巴纳德先生,但恐怕我不能再谈论这些事了。”

康维发觉他们再次处在那似是而非,隐隐约约,神秘无形的线索的边缘。他想尽快开始在脑海中把这条线索理出来,但是新的离奇与神秘一再影响并拖延着真相的显露。

清香的盖碗茶已经端了进来。就在这几个灵敏的藏族仆人进出的时候,一位身着汉装的姑娘也在几乎无人觉察之中走了进来。她直接来到拨弦古钢琴前弹起拉莫的一支加伏特舞曲。令人陶醉的第一声弦音响起,便在康维心中激起一阵惊喜与快意。

这首法国18世纪如银铃般悦耳的乐曲,又与典雅华贵的宋代瓷瓶和精美妙俏的漆器,还有仙境般的荷花池融为了一体。同样,这消散不去的芳香轻柔地缠绕着他们每一个人,似乎把穿越时代的不朽注入他们毫不相容的精神世界。

康维把注意力集中到弹琴人身上。细长的鼻子,高高的颧骨,白皙的鹅蛋脸——一位完美娇小的有着满族人模样的姑娘。她乌黑的长发梳到脑后编缕成辫髻;她看上去那么标致乖巧;她那双唇就像一朵粉红色的牵牛花;她是那样文静,纤纤细手行云流水般在琴弦上舞动。一曲加伏特舞曲刚奏完,她便略施小礼退了出去。

张笑着目送她出去,随后带着一丝得意,问康维:“您高兴了?”

“她是谁?”没等康维做声,马林森抢先问道。

“她叫罗珍,擅长弹奏西洋键盘。她同我一样还没有完全进入佛门。”

“我想也没有,”布林克罗小姐叫道,“她看去还不过是个孩子。难道你们这里还有女喇嘛吗?!”

“我们当中没有性别之分。”

“你们这个寺区真了不起!”一阵停顿后,马林森傲气地插了这么一句。

大家继续静静饮茶,谁也没有说话。拨弦琴的回音仿佛凝留在空中,成了一个奇怪的符咒,让人难以忘怀。不久,张领着他们走出亭子,他希望这次游览愉快有趣。康维代大家表示了谢意,还不忘客套一番,张也恳切地表示,自己同样十分愉快,并且欢迎他们在逗留期间随意使用音乐间和图书室。康维一再答谢。“可那些喇嘛怎么办呢?”他又加了一句,“他们不也得使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