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四月庄稼地里忙(第2/7页)

那个人就不是人,他是一个疯子。

她要去巴上霍锦云,把不知道上辈子事情的福宝留给那个疯子。

…………………………………………

四月过去就是五月了,一进五月,顾家的孩子都盼着端午节了。

农村孩子一年到头没个零嘴吃,也只有盼着过年过节能趁着风俗吃点好吃的,几个小孩子早就掰着手指头算过了,距离过年还远着,根本不能指望,过年前最后一个能当回事有指望的节就是端午节了。

端午节是吃粽子的日子,粽子那是好东西,甜甜糯糯的,谁都想吃,比棒子面窝窝头还要好吃很多,里面还有甜腻腻的大红枣。

福宝和顾胜天跟着哥哥姐姐们早早地跑到河边摘苇叶,要尽量摘宽苇叶,摘回来放在盆里用清水泡起来,准备着端午节那天包粽子吃。

苗秀菊早就准备好了糯米,糯米好吃,比白面还要好吃,一年只有端午节舍得吃一次,到时候家里二十一口人,每人一个粽子,吃个香美。

福宝以前在尼姑庵的时候还小,尼姑不让她吃粽子,后来过去聂家,等她长大一些能吃粽子了,但是聂老三媳妇也不待见她了,不让她吃。

是以到现在,她还没吃过粽子,有一次她出去拾柴,正好看到水井台上一个小孩子吃粽子,那小孩吃完粽子后,舔舔苇叶上面粘着的糯米就把苇叶扔在一边了。

她看到苇叶边角那里还粘了一粒糯米,心疼那粽子,想着怎么不舔干净。

甚至有一瞬间,她想拾起来舔一舔。

不过也就是想想罢了,她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干,丢人,别人会笑话她。

现在看着那糯米粒粒饱满,晶莹剔透地泡在水里,再看看那散发着清香的翠绿苇叶,心里也觉得美滋滋的。

她也能尝尝粽子的滋味了,想起这个,唇边便不自觉带上了笑。

她在顾家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

到了这一天,苗秀菊粽子包好了,二十一个胖粽子,每一个都用绿油油的苇叶包着严严实实,一想到拆开这油绿苇叶后里面喷香的糯米和甜美的大红枣,孩子们都禁不住流口水。

苗秀菊看看家里的人:“齐全了吗?”

顾胜天举手:“我爹在知青点呢!”

苗秀菊:“去把你爹叫回来!”

说着,她开始叨叨了;“多大个人了,也不知道今天是端午节?好意思磨蹭着在人家知青点,别让人笑话大过节的想沾人家便宜!”

过了饭点还在人家那里,人家让他吃还是不吃?

这年头大家都缺一口吃的,在粮食上就得特别在意,可不能让人误会了去。

苗秀菊这些年虽然穷,但是也穷得有骨气,没求人施舍过,也没沾过别人便宜,她爱要面子。

她当年最要面子的一件事是,娘家来人了,她给人家盛稀粥,生怕人家知道家里锅已经见底了,不敢用勺子刮,只能侧着勺子慢慢地舀。

旁边几个孩子听说要去叫顾卫东,都有些不舍得,眼巴巴地瞅着那马上出锅的热粽子呢,浓郁的香甜味儿都钻进鼻子了,能多闻几口是几口,谁舍得离开?

最后还是福宝自告奋勇:“我去叫我爹回来!”

苗秀菊嗳了声:“还是福宝懂事,快点去吧,等你和你爹回来我这里粽子才出锅。”

福宝听了,赶紧跑着过去知青点了。

萧定坤就在知青点,她和萧定坤很熟,不过知青点她还是第一次来。

知青点位于村子的最南边,原本是生产大地的办公处,后来房屋倒塌了就废弃了,知青下乡后,陈有福就带着大家把那边房子重新拾掇拾掇,又把院墙修起来,正好给知青们住。

那一排房舍都是土坯的,上面是茅草桅杆混着泥做的顶子,因为才盖的缘故,还算比较新,屋顶上也没长草。

福宝过去的时候,才走到屋舍后面的那排杨树林,就见杨树底下一个女知青正坐在石头上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