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第8/10页)

最近,上海译文出版社购得哈米特作品的版权,收入此书。我们又根据译文出版社提供的Vintage Books(1992年版)原文本,把全书重新作了修订,原书个别分段、漏句都依照新版本更改、补充,误译句子也予以更正。再次修订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新资料,对哈米特和这本作品有了些新认识,这篇东西就作为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吧。

二〇〇〇年十二月十二日


[1] 爱伦·坡(1809—1849),美国诗人、小说家、评论家。欧美现代派文学的先驱,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的影响极大,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无人可与颉颃。他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这一主张贯穿于他的所有作品中,包括诗歌、小说和评论。他传世的诗歌只有五十首,表现强烈的感情和美的节奏。除了若干重要的文学评论外,还创作了七十篇短篇小说,体裁各异,屡有创新,大都带有传奇色彩,因此后世推崇他为美国短篇小说的开拓者。法国龚古尔兄弟和英国W·H·奥登等人均认为他是侦探小说(推理小说)、恐怖小说和科幻小说的鼻祖,这一说法已得到普遍公认。

[2] 林肯在1860年接见当时著名作家迪恩·霍威尔斯(1837—1920)时亲口告诉他这件事。

[3] 狄更斯笔下这一人物完全以真实生活中的费尔德探长为原型写成,内容也确有其事。

[4] 柯林斯笔下这一人物也确有其人,原型是乔纳森·惠切尔探长。

[5] 后世竟然不断有读者写信到小说中所述的伦敦贝克街去找福尔摩斯求教。

[6] 理查德·奥·弗里曼(1862—1943),他作品里的侦探是第一个使用法医学破案的桑代克医生。他首创了“逆侦探小说”的手法。

[7] 奥克斯男爵夫人(1865—1947),她在作品《海绿》(1905)里塑造了一个无名无姓,坐在ABC茶馆角落安乐椅上的老人,靠听取人家讲述案情,寻出线索,推理破案。

[8] 厄内斯特·布拉默(1869—1942),作品里的侦探卡拉杜斯是个瞎子,虽然双目失明,但凭了敏锐的听觉和嗅觉,照样能找到罪证。

[9] 吉尔伯特·凯斯·切斯特顿(1874—1936),1903年,他开始写布朗神父系列小说。布朗是一个从信徒忏悔中了解案情的教士。他以世俗的知识、想象力、同情心和理智解决罪案。

[10] 阿·爱·梅森(1865—1948),首次研究罪犯心理,小说主人公是法国侦探哈诺。梅森还以擅写历史小说闻名,代表作有《四羽毛》。

[11] 弗里曼·威尔斯·克罗夫兹(1879—1957),作品中塑造了弗伦奇侦探。

[12] H·C·贝利(1929—),他笔下的侦探是雷金纳德·福伦。

[13] 安东尼·伯克利,出生年份不详,笔下的侦探是谢林汉姆。

[14] 约翰·狄克森·卡尔(1906—),出生在美国,笔下侦探是费尔和亨利搭档。

[15] 多萝茜·塞耶斯(1893—1957),英国作家、语言学家、翻译家。她在1923年开始写侦探小说,名作有《证人疑云》(1926)、《极毒药》(1930)、《刽子手的假日》(1933)及《九个裁缝》(1934)等。不过,她从1937年就辍笔不写侦探小说,专心写她认为重要的著作。一生写过十几部剧本,儿童文学;编纂过几大卷侦探小说、犯罪小说、恐怖小说文集,诗歌集;研究过宗教史,翻译过但丁《神曲》和古典名著《罗兰之歌》。

[16] 范·戴恩(1888—1939),真名威·亨·赖特,著有凡士探案系列小说多部,代表作有《本森血案》(1926)及《金丝雀血案》(1927)等。

[17] 艾勒里·奎恩(1905—1971),真名弗雷德里克·丹奈,奎恩是他和表兄曼弗里德·李(1905—1971)合用的笔名,也是他们合著的系列小说奎恩探案中的侦探名字。作品特点是一开始就把种种线索摆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参与破案。代表作有《荷兰鞋之谜》(1931)、《希腊棺材之谜》(1932)、《十字架之谜》(1932)及《中国橘子之谜》(1934)等。他还编选过几十种侦探小说选集、大全,还创办并主编了《神秘故事》杂志,对推广侦探小说创作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