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4 第四章 虎斑客栈(第2/7页)

看笑话的人拍手称快,说是三十年远报,竟没想到报在眼前。

诡异的是,此后接手姬宅的人家,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富商巨贾,也都不得善终。即便如此,仍然不断有不信邪的新贵偏要一掷千金买下这所宅邸,这些人总是意气风发地进驻姬宅,最后又一无所有地被驱逐出门。百年来一个又一个的显赫家族在此终结,姬宅成了猫城最富贵也最不祥的地方,各种流言纷起,人们都说沙地街风水不好,姬宅更是金气太盛,主煞,只有八字够硬的贵人才镇得住。

因为这些神神怪怪的传说,再加上姬宅向来都是富贵人家的住所,猫城的普通百姓说起来总带着敬畏,不大敢往那边去,天长日久,沙地街的姬宅俨然成了猫城的禁地。石明亮很小的时候,和一群小伙伴再贪玩,也知道不能去姬宅附近胡闹,家里大人都是交代过的。

如今姬宅成了一所客栈,守城人对这所客栈表现出的异乎寻常的尊敬,让石明亮确信,这个地方对猫城的普通人来说,仍然是一处高高在上的神圣之地。

中年守城人用摩托车把石明亮带到虎斑客栈门前,未作逗留便匆匆离去。风驰电掣之间,石明亮已从浓雾弥漫的城外到了城内的沙地街。街道两旁是当年姬鼋为妻子种下的法国梧桐树,枝干笔直粗壮,深冬时节枝头空空,不见一点绿色,分外萧索。石明亮站在街上,抬头看天空阴霾,周围不见人影,一时如在梦中。

从外表看,这所传奇的宅第并不起眼,一字形的青砖照壁挡在大门前,式样简单,照壁右侧用瘦金体镌刻着四个大字:虎斑客栈。围墙刷白,除了比别处高两尺外,也不见其他的特别之处,墙头露出些许枝蔓,隐见其内花木繁盛。

石明亮绕过照壁,走入庭院,前庭种着芭蕉和竹子,掩映着一带粉墙黑瓦,角落里有一株硕大的腊梅开得正好,幽香阵阵。客栈的前台接待处是原先的门房,高高的紫檀柜台后面站着五六个工作人员,清一色中年男子,个个相貌端正干练,衣着打扮仿照民国年间的式样,深灰色长袍,外罩黑色暗花绸马褂,配瓜帽布鞋。门房里一面墙上挂着两轴青绿山水,柜台上摆放着笔墨纸砚,一只雨过天青色的瓷盆中养着盛开的水仙,清逸古雅,让人有时光倒流的错觉,以为回到了百年前的猫城。凭着专业摄影师的敏锐,石明亮一眼扫去,从种种细节判断出,要维持这样古朴雅致的规格,背后所费的财力非同小可,实在是奢侈至极。更为难得的是,这些工作人员或看账,或记录,互相之间不交头接耳,整个门房内鸦雀无声,看得出虎斑客栈店规严明。

石明亮走上前去,还没开口,一个主管模样的中年男人就朝他微微鞠躬,主动含笑招呼道:“您是石先生吧?张老板说您今儿个一准到,正在书房等着您呢。”

石明亮的这次猫城之旅,真正得以成行,是在收到了虎斑客栈老板张三迁的邀请之后。

第一次收到张三迁的信,石明亮直觉反应是有人在跟他开玩笑。“张三迁?”看着好像杜撰的名字,但是信又不是假的,薄而透的纸上一手纵逸自如的苏体字,措辞客气文雅,各种合作条件罗列得清清楚楚。石明亮工作的杂志社有一位对纸张颇有研究的老先生告诉他,张三迁用来写信的纸张叫洋葱纸,看似薄透,却有韧度,书写效果极好,既不晕墨,也能保存很久,只是造价昂贵,几近停产,如今的年轻人大多已不认识这种纸。“我听说早先有的作家写文章,指定要用这样的纸,”老先生对石明亮说,“看来这位写信的也是个讲究的人。”

为了这次合作,石明亮和张三迁往来通信数次,石明亮建议他们可以使用更为快捷的交流方式,张三迁却回信说:“不急,我们有时间,何况在猫城,最不缺的就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