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3页)

这信写得简洁,上头没有因为所以,徐大人还是准确的捕捉到王爷的意思。

大致上还是按规矩办,可轻可重嘛就取轻,在不招民怨的前提下尽量保住谢家,尤其是内宅女眷,这里特指谢家老夫人和谢夫人。

得到这样的指示,徐大人立刻知道该怎么办,拖了一段时间的案子马上就有了进展。

幸好谢家人写在求援信上的内容基本属实,哪怕缺了些细节,这个顶多算隐瞒谈不上欺骗。

谢士骞就是急于做出一番成就,希望完全得到父亲信任,进而炮灰二弟,所以听说有赚头没仔细考察就盲目相信朋友投了钱,被骗纯粹是他蠢,他想发财的心思都写在脸上了。

人虽然蠢,又贪,罔顾人命是没有的,他真不知道自己出手的多半是假参,得知朋友是骗子人都气炸了肺,被抓走以后一方面担心自己,另一方面还为上当的事耿耿于怀,天天在牢里咒骂骗子,犯了其他事挨着关的耳朵都听起茧子了,谢家大少爷一点儿也不会骂人,翻来覆去总是那几句,不是说他黑心烂肺就是祝他断子绝孙……

哪怕是演戏,能演到这份上大家都信了。

他骂了至少半个月,半个月!

徐大人对闹上衙门的苦主说明了情况,表示衙门已经全力在捉拿这背后真正的祸害,一定将他们一网打尽,又提到对谢家人的处置。

首先从谢家卖出去假参使得各大药房蒙受损失,这个要赔。

其次是那些买了人参去救命实际没救得了的,也能讨回买参钱,还能领到二十两的补偿金。谢士骞经手的买卖出了这么大事故他和相关人士都要受刑,除非谢家能求得苦主谅解,衙门才会考虑减刑或免刑。

之前很多人担心徐大人包庇富商,这个结果出来,苦主不闹了。

甭管怎么看,这样的发落都称得上公正。

徐大人摆平苦主的同时也明明白白给谢家指了条路,你家里不是有钱吗?就砸钱去,只要能把这些人全都摆平,让他们在谅解书上盖下手印,依据这个衙门立刻能把谢士骞放了。

之前拖着没办的案子突然有了说法,谢老爷算过时间,猜到是京里面有指示了。

对巨富之家来说,能用钱摆平的事儿都不是事儿,谢老爷放下身段亲自去找了受害者家属,顶着怨恨的目光跟他们谈,一家家谈。死个人本来赔二十两,他给加到一百两甚至二百两,家属能不动心?

死的人已经死了,再怎么也没法复生,但家里其他人还要过日子啊,过日子不需要钱?

寻常人家一年的花销全算上才不过十两二十两,谢家都愿意赔你十倍,一家子啥也不干能吃好多年,不就是在谅解书上盖个手印吗?想想官老爷说的他们也不是故意要害人,是被黑心烂肺的合伙人骗了,盖就盖吧。

因为假人参死了的也不是那么多,就几个,所以哪怕一家赔二百两对谢家也是屁不疼,真正的大钱是给药房的赔偿,既然是被发现卖假货当然不可能一赔一,还有因为假人参药房的信用受到损害,直接影响了他们生意,这也得算上一笔。

结果就是把赚的钱全贴出去还远远不够,谢家为此出了大血,考虑到最近几年他们本来就显颓势,生意比起早年兴旺时有一定程度的缩水,在这种时候遇上这种事,说伤筋动骨都不为过。

生意人很多都把钱压在货上,捏着的真金白银不是那么多,此次为了渡过难关,谢家把能动的钱全抽了出来,花这些钱免了自家的牢狱之灾,看起来危机解除了,家里还没来得及高兴又有新的麻烦。

谢士骞出狱半个月后,钱玉嫃又收到信,这封是她堂妹钱玉敏写的。

钱玉敏说,假人参的案子虽然没能直接葬送掉谢家,也将他们逼入了绝境。他们抽出太多钱,直接影响到生意的周转,最要紧还不是这个而是口碑坏了。